[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021(2007)02-0077-06 2002年,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在为《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一书作序言说:“对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问题,至今尚未被人们充分重视,研究者也不多。”[1] 595当前,高等教育通向新农村问题的研究,集中反映在我国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个问题上,综观高等教育研究文献,研究者为数也不多①,不过从中可窥见对其研究的一些新进展情况。对此,我们很有必要梳理现状,铺垫未来。 1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取向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现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当前,这三大职能在我国推进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中演绎出新的重要取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12月2日,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召开“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在会上周济部长深刻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教育、科技的支撑。高等学校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思想,坚持服务“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从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出发,一直关注并致力于农村建设。当今的新农村建设,是对既往的农村建设的一种承接,同时也是立足在既往农村建设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新农村建设新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既需要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也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相伴而行,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助动器。新农村建设深深寓含着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以人为本的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越是重点大学越需要支持新农村发展。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都应该基于其办学功能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3]。 还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脊梁,作为引领时代前进的火车头,肩负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高校为农村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都是天然的责任和义务。服务不到位,服务不全面,要受到良心的拷问、责任义务的拷问、存在价值的拷问[4]。高校特别是农业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提供高效的科技服务的双重任务,要在人才强农和科教兴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5]。其中,地方高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起到排头兵的作用[6]。 关于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问题在学界引起了关注,如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和具体实施,人才日益成为制约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新疆必须优先发展与地域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具有本地特色的高等教育,尤其要发展区域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用得着、留得住”植根于新疆这块土地的人才[7]。又如,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以坚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地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性、技能型高级人才”;必须确立“围绕产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促产业”的办学思路;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拓展办学空间;与边区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并呈良性互动[8]。 直面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一重要的办学取向,还存在一些应审视和反思的突出问题。如有学者指出,令人痛心的是目前高等教育离农业、农村和农民越来越远。原有的农业大学纷纷改名,回避“农业”这两个字,很多面向农村的师范、医科院校都改换门面,很多与农业有关的农林、农经、农机、畜牧等专业纷纷撤销或改行。农村孩子受义务教育难,上大学更难,上了大学也不想再回农村,哪怕在城里打零工,做小生意也不愿意回去。长此以往,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匮乏问题必将越来越突出[9]。现在许多城市,大学建设已经是豪华型的了,而农村高等教育机构还是寥寥无几。这是城乡教育发展巨大反差的缩影[10]。又如,“建设新农村,一定要让农民看到实效,高校可以充当合格的外援。”为什么高校支援农村的有些科研合作项目不太奏效?有学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脱离农村实际,与当地经济产业链脱节[11]。 2 高等学校办学通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探索 农村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农村现代化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使高等学校办学通向农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1] 593,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诉求。其路径应当是什么呢?周济部长指出:高等学校要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高度重视现代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面向“三农”第一线,特别是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造福农民群众。要破除偏见,摒弃鄙视社会服务、鄙视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错误观念,在与“三农”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把高水平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凝聚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把服务新农村建设摆在学校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主动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要坚持“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服务工作。切实发挥农业、科技、教育网络联盟的优势,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的倾斜力度,为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