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7)01-0037-06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来,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一直成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收益率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例如,张俊森和赵耀辉的研究发现,1988—1999年间高等教育收益率依次为3.9%、3.4%、4.3%、4.0%、4.9%、5.2%、7.4%、6.3%、7.4%、6.7%、8.8%、10.0%[1];陈晓宇、陈良焜和夏晨的研究显示,1991、1995和2000年的大专教育收益率依次为5.90%、5.96%、8.01%,本科及以上的教育收益率依次为8.23%、9.68%、11.35%[2]。以上研究都具有样本容量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且在时间序列上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所以能够有力地证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呈逐年上升的特点。 对高等教育收益率上升的解释性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收益率上升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可称为技术进步说。其主要观点来自丁伯根提出的“技术进步和教育扩展赛跑”的思想[3]。当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超过因教育扩张导致的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就会出现教育收益率上升;供给增长和需求增长不变时,教育收益率不变;供给增长超过需求增长时,教育收益率将下降。所以,(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造成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由此形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差距扩大。我国学者许学军和孙百才根据这一思想,分别从实证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检验。[4] 另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收益率上升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可称为市场化改革说。其理论基础来自Nee的市场转型理论[5]。Nee认为,在经济的市场转型过程中,经济活动逐渐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政府的控制则逐渐弱化。市场改革越深入,劳动力越直接地参与市场经济,人力资本(教育和经验)对收入增长的作用就越重要。所以,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更直接有利于“直接生产者而不是再分配者”,劳动生产率高的人将得到更高的回报,而教育是劳动生产率最好的指标,所以经济转型将提高教育回报率。市场转型理论得到许多研究者的验证。例如,魏新等人的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程度较深的地区的收益率较高,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更强。[6] Zhao Wei等人分析了制度变迁与教育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改革期间,教育收益率确实在稳步提高,特别是在市场机制作用更强的非国有经济部门,教育的收益率更高。[7] Li Hai Zheng把样本分为1980年以前、1980—1987年和1988—1995年参加工作者三类,结果发现这三类样本的收益率依次递增,说明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教育收益率在不断提高。[8] 此外,陈晓宇、陈良焜和夏晨,李实和丁赛[9],杜育红和孙志军[10] 以及吴克明[11] 等也从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对我国教育收益率上升进行了论证。 关于高等教育收益率上升的原因,技术进步论和市场化改革论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合理性,这两种观点与其说是一种替代,不如说是一种互补。比较而言,技术进步论主要对教育收益率的长期稳定具有解释力,而市场化改革论对教育收益率的短期变化的影响更明显。所以,市场化改革对于我国教育收益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逐渐上升所起的作用更明显。 由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劳动力流动制度改革等方面,所以全面分析市场化改革对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理应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劳动力流动制度改革两个角度来进行。但已有的研究大多是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视角进行的。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文试图从劳动力流动制度的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上升进行理论探讨。需要说明的是,劳动力流动包括劳动力地理流动(即迁移,geography mobility或migration)和劳动力工作流动(即“工作跳槽”,job mobility或turn over),相应地,劳动力流动制度包括影响劳动力地理流动的户籍制度和影响劳动力工作流动的劳动人事制度两方面。在分析劳动力流动制度对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之前,有必要首先分析高等教育收入功能的作用机制。 二、高等教育收入功能的作用机制:生产效应和配置效应 高等教育收益率反映的是受高等教育者和未受高等教育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人力资本理论已经证明: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尤其是劳动收入)越高,所以受高等教育者的收入高于未受高等教育者。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收益率往往为正,表明高等教育具有增加收入(尤其是劳动收入)的功能,可称之为高等教育的收入功能。而高等教育收入功能的作用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效应,一是配置效应。 生产效应和配置效应的含义与影响劳动收入的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大致而言,影响劳动收入的因素可以分为个人的劳动量和劳动供求状况两方面。而影响个人劳动量的因素又包括个人的工作努力程度、能力水平、身体健康状况、体力等,影响劳动供求状况的因素包括个人的行业和职业性质、工作单位的经济效益、个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在按劳分配的制度下,个人提供的劳动量越多,劳动收入就越高;某种劳动在市场上越供不应求,该劳动的价格(表现形式就是劳动者的收入)就越高。总之,个人的劳动收入与个人提供的劳动量和劳动的稀缺性成正比。所以,如果某种因素能够增加劳动量或者优化劳动供求状况,那么就能够提高劳动收入。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生产效应是指某因素具有促使个人的劳动量增加进而提高劳动收入的内在作用;配置效应是指某因素具有优化个人的劳动供求状况进而提高劳动收入的内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