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07)02-0006-07 教学质量保障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如何建设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是当前众多高校关心的问题。 一、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1.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思想的形成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范式的重要转变。历史上的高等教育秉承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思想,从中世纪大学诞生就将教育质量作为大学和学者自己的“世袭领地”,不容许外人说三道四。20世纪初兴起的“教育测量运动”,使得运用教育测验方法研究教育质量问题成为一种共同的选择,人们开始探讨本科教学质量的“科学管理”问题。20世纪30年代诞生了教育评价理论后,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的价值问题,更多地将教育质量理解为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价值判断,目标导向的教育评价成为本科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教育评价手段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发现,单纯通过质量评价、基于评价的激励并不能真正实现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建立与高校教师发展相一致的质量管理机制。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本科教学原则对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想开始形成。 通过吸收和借鉴工商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结合教育自身的特点,逐渐将教育的质量评价向系统化、全过程发展,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由此形成了系统的教育质量保障思想和模式,并于90年代在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一场“教育质量保障运动”,通过对教育质量形成过程的全程保障,以此达到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样的思想对本科基础课程教学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建立本科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成为西方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中普遍关注的重点。 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来源看,“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兴起与产生于工商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有着重要的联系。”[1] 它是从欧洲兴起的一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思想,它的形成有两个基本背景:一是在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后,欧洲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投资人开始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问题,政府和社会资助人要求高等教育对消耗了公共财政资源后的社会效益做出说明。二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质量也存在滑坡现象,招致社会各界的批评和指责,高等教育信誉开始出现危机,高等教育内部人士不仅担心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导致的社会信任的危机,也担心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会招致政府与社会利益群体的干预,影响学术自由。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的提出,从外部看,就是要应对外界的批评和指责,是高等院校试图重建质量信誉的主要措施。通过质量承诺和全面质量管理,使政府和社会都相信高等院校是在努力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质量,并且在质量保障之下,高等教育质量是在不断改善和提高的。从内部看,就是要建立一种推动高校自身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机制,通过对质量生成过程的分析,寻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运用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实施控制,从而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到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的范式。 教育测量从30年代就被介绍到我国,但现代教育评价理论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我国引进和接受的,我国学者虽然在教育评价方面起步较晚,但进入90年代以来在理论研究领域基本保持了与国际的同步发展。对西方的“教育质量保障运动”我国学者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始终跟踪国际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多次出席质量保障的国际会议,基本实现了与世界同步的发展。在实践层面,90年代中期就进行了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探索,目前教学质量保障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积累,为建立本科教学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2.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工商业质量管理 工商业的质量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质量检验阶段(传统质量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人们对质量的理解主要限于产品质量的检验。第二阶段成为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从二战国防产品的质量管理中形成,战后发展到民用产品质量管理。第三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总经理菲根堡姆(Feigenbaum.A.V.)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需要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 建立在评价基础上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工商业质量管理第一阶段的特征十分相似,质量观是建立在产出的“产品”上,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产出的“产品”评价实行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思想体现的是工商业质量管理第三阶段的思想,希望通过对形成高等教育质量全过程、全员进行动态的质量管理,从而达到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就是根据预先制定的一系列质量准则与工作流程,要求高校全体员工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力与自觉性,认真地实施并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计划,从而达到或超过预定的教育质量目标,一步步地达到学校总体目标的过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