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54(2007)01—0015—13 自主招生考试是近年我国高校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的重要导向之一。自2001年江苏省在国内率先确定了东南大学等三所高校自主录取改革试点以来,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范围与方式不断发展。200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获教育部批准,实施5%招生计划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四年来,两校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实践,积极探索选拔优秀人才的新机制。透过北大、清华的改革试点,我们能够认识其自主招生的特点,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激发思考,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一、改革缘起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北大、清华与全国高校一样,一直采用统一高考、分省录取的招生模式选拔新生。客观而言,这一招生模式适应了我国基本国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多年来,高考为北大、清华选拔、招揽了一大批优秀生源,对于提升两校办学水平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考所存在的某些弊端,如高考选才标准过于单一,大学缺少充分的招生自主权;招生选拔注重书面考试,缺乏对考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特长的全面考核;过于看重高考成绩,忽视对考生平时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考察,这些弊端制约了北大、清华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1998年,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为契机,我国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教育部继“211工程”建设之后,决定启动“985”项目,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战略,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建设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需要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拔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也要求高校在保障招生考试公平的前提下,扩大招生选择面,增强招生的自主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首先在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应运而起。2003年,全国22所重点大学获准实行5%招生名额自主选拔录取。2004年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增至28所,2005年为42所,2006年达到53所。与此同时,自主招生改革中还出现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北京、上海9所高职高专的不同考试选拔模式。 与各试点高校一样,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初衷在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打破高考“唯分数录取”的局限性,为全面发展或具有特长的考生提供更多的入学选择机会。2003年3月,北京大学首次公布自主招生简章,明确界定这项改革的宗旨和原则是“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积极推进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逐步改变以高考分数为唯一选才标准的高考招生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并规定了自主招生的对象范围、推荐程序、选拔、确认和录取办法[1]。2004年的自主招生简章重申,选拔对象为“特长突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清华大学2003年的自主招生实施方案也明确指出:“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促进中学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有关精神”,实行部分招生计划自主招生;其指导思想是,通过实行“以文化课考试为主,多元化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择优选拔部分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特长或综合素质较好的优秀人才;大学自主招生选拔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2]。此后该校各年自主招生工作,都是依据上述宗旨和原则展开的。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的兴起,除了现实因素推动外,还受到其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近代大学创建和发展初期,实行各校单独招生考试,民国前期的北大、清华自主招考就是其中的翘楚。历史上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钱钟书、吴晗等文科特长生,至今为人们所乐道。在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下,新一轮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以史为鉴,不同程度上汲取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自主招生的经验,注重选拔各类特长生。近年来,清华大学致力复办传统优势学科,2006年清华文科生来源达到16个省市。与此相应,该校自然重视招收高质量、富有特长的文科学生和体育、艺术类人才。由此可见,现实需要与历史影响是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热兴起的两大动因。 二、特点与成就 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试点虽然起步不久、招生比例尚小,且不断调整招生办法,但作为高考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补充形态,两校自主招生改革在扩大招生自主权、为全面发展或具有特长的考生提供更多入学选择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与其他同类型自主招生试点院校一样,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所实行的是在高考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拔、综合评价、降分录取的招生模式。综观其自主招生改革进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以高考评价为主,自主选拔为辅,二者互为补充。 从招生人数来看,高考录取占主体。自主招生人数限定在其年度招生计划的5%以内,名额用学校预留计划,不占用分配给各省市的招生计划指标。自2003年自主招生政策实施后,北大、清华一直致力于探索综合性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新机制。就录取权重而言,既重视各校自主选拔的评价结果,又兼顾高考成绩,具有双重组合的特点。报考两校自主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凡通过自主招生选拔者,可享受高考降分录取的优待,降分幅度一般为10~20分,特别优秀者降分更多。如北京大学2004年自主招生办法规定,对综合素质特别优秀和极具才能者,经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适当放宽录取标准。清华大学2005年自主招生实施方案规定,特别优秀者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可享受更加优惠的录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