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以来,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院校合并运动,被称为继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的“第二轮院系大调整”。这次院系大调整的指导方针是“共建、调整(划转、转制、下放)、合作、合并”,其间涉及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但以合并为主要形式。本文主要讨论合并问题,为了行文方便,统称为“院校合并”。 一、院校合并的缘起 这次院校合并的缘起,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的院系大调整。 解放初,中国只有205所高校,其中公立学校约占60%,私立学校约占30%,外国津贴的学校约占10%,且大多集中在沿海省份和大城市,内地高校很少,很多省份甚至没有高校。中央人民政府先是花了两年时间对原有高校进行接管和改造,所有高校一律改为公立。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到1957年,在学习前苏联的同时,全面进行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除保留北大、南大、复旦、武大、中大、厦大等17所综合性大学外,其余高校分科设置为专业院校,如工业院校、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医药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语言学院、艺术院校、体育学院、民族学院等,其中设置较多的是工业院校、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和医药院校,而且许多院校分属各行业部委主管。 从总体上看,这次院系调整,改善了我国高等学校地区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内地增设了不少高校,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如作为新兴工业基地的西安,高校数目由1951年的8所增至1957年的22所。另一方面,培养了大批当时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类专门建设人才。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如: 1.使高等教育走向过于狭窄的专业化,削弱了宽厚的学科基础,影响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发展后劲。 2.对原有综合性大学调整幅度过大,导致文、理、工、农、医分家的局面。 3.学院分属中央各业务部门主管,形成了教育上的“条块分割”及专业上的重复设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方面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上述弊端越来越暴露出不适应性。因而,上次的院系大调整就为新一轮院系调整留下了伏笔。1978年以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范围内的高科技革命,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轨。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在进行。此种背景下,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时势所趋。1985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任务。1992年全国高教工作会议以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发表,标志着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始。 因此,在某种意义说,新一轮的院校合并渊源在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启动了1992年《纲要》的颁布,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在结构、布局、质量、效益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快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1]。而在实际操作中,则体现出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既有政府的行政推动,也有市场因素和院校发展因素的作用。对此,通过院校合并的历程可以略见一斑。 二、院校合并的历程分析 这次院校合并运动历时长,涉及面广,过程复杂,难以做一清晰的阶段划分。这里试做一粗略的划分,以便大致了解其来龙去脉。 (一)初始阶段:肇始于地方院校的合并(1992) 院校合并首先是从地方院校开始的,例如,最初合并的院校有:
资料来源:http://www.edu.cn/20021125/3072865 3.shtml 地方院校的合并,大多是必须而有益的。因为他们原来大多规模过小,专业过窄,低水平重复。合并目的也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益。其中,政府最初主要是起“媒婆”作用,后来才慢慢加大推动力度。与此同时,管理体制改革也在进行。也是在1992年,原国家教委在广东试点,国家教委与广东省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开始打破高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强化了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二)第二阶段:院校合并范围扩大,进程加快(1993—1997) 院校合并进行不到一年便迅速升级,不再仅仅是地方大学参与合并,各行业部委所属院校及一些重点大学也纷纷加入合并行列,例如:
资料来源:http://www.edu.cn/20021125/3072865 3.shtml 这期间,先后有几百所院校参与到合并行列之中,并刮起“升格风”——中专升大专,专科升本科,单科性院校变成多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变成大学。其间,一度连具体主管教育发展规划的官员都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学校在合并,“因为今天和明天的数字不一样”。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行政参与力度不断加大,并与中央各部委机构改革相关联,借以改革原有体制中条块分割、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等弊病。当然,其中一些院校的合并是不切实际的,纯粹是没有校际合作基础或互补基础的行政性“拉郎配”,并有“聘金”或“嫁妆”相赠,合并就增加拨款,不合并就没有。其间还引发不少关于合并利弊得失的讨论,最表层的就是校名之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