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6)06—0001—04 一、地方大学的发展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了影响深远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一大批部委所属高校划归地方政府管理,同时兴建了大批地方高职院校,地方高校数量大幅增加,学校结构日趋多样化。目前,地方普通高校数量和在地方普通高校就学的学生数均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为1.1463亿,如果毛入学率达到25%,在校大学生规模将近2866万,其中90%左右的大学生要在地方高校就读。在一定意义上讲,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和质量。要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绝不能是以发展好百余所部委所属高校或30余所“985工程”院校就可以达到目标的。 更何况我们还要实现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目标,还面临建设学习化社会的任务。这些目标的实现,没有地方院校的参与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数众多的地方高校如何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国地方院校是一个庞大的机构群,占主体地位的是教学研究型院校和教学型院校。到2006年,地方普通院校中本科层次院校将近600所, 且合并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占到绝大多数。1091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大部分是近年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的高等职业学院,办学底子薄,发展困难大。由于办学地域差别、经济差别、各地政府教育投入差别、办学历史差别等,地方院校之间的发展差异很大,最突出的是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地方院校、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地方院校之间的发展差距。 从总体上来看,地方院校还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占95%比重的地方高校,在总的高等教育投入中只占57%,预算类经费和其他方面经费也都非常少。[1] 政府拨款少,学费标准低,导致学校发展越是滞后,获得办学经费改善的可能性就越小,经费短缺局面难以改变。地方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且以本地生源为绝对主体,生源结构相对单一。其师资状况也非常严峻,一是数量不够,师生比过大;二是质量相对较低。加之重点大学往往到地方大学“挖人才”,“抢教师”,加剧了地方院校师资状况恶化。 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地方高校还没有取得竞争优势。在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办学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积累和补充的情况下,地方院校便面临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大扩张,这使得通过扩大办学规模来取得相关办学资源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惟一选择。不少地方高校因而进入了扩大招生规模与办学资源紧张的恶性循环中,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人才质量存在下降趋势,学校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有的地方高校试图通过提高考研录取率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改变学校社会形象,办成了考研预备学校。学校的专业和课程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不协调,过分重视学术型、理论型人才培养;人才与就业市场信息不畅,大学生职业意识普遍薄弱,就业期望与现实不符;不少地方高校还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准,片面追求学校升格,过分强调提升办学层次等现象,基本上处于粗放办学和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作用,一方面必须通过自身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来实现;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调整以加强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引导。大学发展评价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大学评价必须发挥对地方大学发展的正确引导作用 大学评价自1980年代中后期引入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和高等学校的高度关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评价关系到大学在办学资源筹措和产品推广两个市场上的竞争。大学评价事实上发挥着对高校办学与发展的引导作用,大学评价关系到大学的发展导向。 大学发展评价既要对高校发展状况进行准确和科学的反映,做完全的“事实研究”,也应该考虑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实施的是“两大战略并进”策略,一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一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主体是地方大学。大学评价一方面要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地方大学,引导民众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另一方面,要引导地方大学真正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中发挥作用。而不要误导民众的高等教育需求,引导他们去追求所谓高层次的正规的研究型教育、体面的教育。把地方大学看作是质量无保证、水平不高的“末等教育”。中国民众的正统观念、面子观念、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大学发展评价不能强化这种传统观念。 (一)大学发展评价要引导地方大学分类发展 大学的分类指导和分类发展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中国地方院校成分比较复杂,既有一些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有师范、工业、农业等专门学院和大学,更多的是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还有为数众多的专科层次高校。从学校类型来看,既有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或学院、也有教学型大学或学院;从发展水平和实力来看,既有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更多的是一般水平的高校。这些地方高校在目前激烈的发展竞争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试图扩大学科专业覆盖面,加强综合型,凸显学校发展实力的倾向。追求“高大全”成为发展的目标指向。这种状况长期存在是不利于高等教育合理结构的形成和整体功能发挥的,也是不利于满足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要的。因此,国家曾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希望引导高校分类发展。大学发展评价作为引导地方大学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必须充分考虑引导地方高校分类发展问题。科学的大学发展评价,也必须建立在大学的科学分类基础上。 其实,国外诸多大学发展评价首先是建立在对高校的合理分类基础上的。合理分类是进行大学评价的基础,只有科学分类,才能明确所要评价的对象是什么,才能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不同,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不相同。大学发展评价,严格来说就是分类评价。《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的全美大学排名、《麦克林》杂志的加拿大大学排名、《亚洲新闻周刊》的“亚洲地区最佳大学”排名榜,都是先对大学进行分类,然后进行评价或排名。另外,《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的大学排名还进行分地区(分为四个地区)排名也是值得借鉴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是一不争事实。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高校发展水平差异性非常之大,不分地区、不分条件地对全国高校用同一套指标体系进行统一排名和评价,对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来说是不公平的,对这些地区高校的办学积极性是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