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演讲中指出,“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1]。作为改革措施的重要内容,研究生导师资助制似乎已是箭在弦上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0所国内高校纷纷表示将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试点改革,其中试点研究生收费改革和研究生导师资助制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谓研究生导师资助制,即研究生实行收费改革后,导师要拿出课题经费的一部分支付给研究生,用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国外,导师资助制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我国推行导师资助制,也是吸取了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但是,中国大学的国情、校情毕竟不同于国外大学,为什么要推行导师资助制?导师如何资助学生?导师资助制存在哪些困难?导师给学生提供资助后,导师与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种种现实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国外的研究生导师资助制 国外高校对研究生培养实行收费已有多年的历史。为了使大多数研究生能顺利地进入研究生院深造,尤其是不为学费问题所困扰,美国高校做出各种努力,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其中由导师资助自己所带的研究生是世界著名大学大都采取的助学办法。 在美国,高校对研究生导师的资格规定,除了看他的研究与教学水平外,还要看他有没有科研项目与经费。导师每带一个研究生必须确定能提供给研究生的“研究资助额度”。而且,设立“助教津贴”和“助研津贴”,发放给协助教授上课(包括批改作业、带本科生实验等)或者协助教授从事某项课题研究(包括收集文献资料、外出调研等)的研究生[2]。 一般情况下,国外的导师都有课题经费,这些经费足以支撑和支付担任他研究助手的研究生的基本开销(在国外,许多大学规定导师没有课题经费是不能招学生的),这也是导师资助制能在国外推广开来的主要原因。 导师资助的额度在各个学校的差别很大。经费比较充裕的导师提供的资助一般比较多,反之则会比较少。而没有项目经费的导师,只能依靠学校的奖学金。当然,也不是所有导师都能申请到比较充裕的研究基金。在美国,大学研究经费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20%的大学中,而在这20%的大学中,科研经费又往往集中在10%-20%的教授手上[3]。导师对学生的资助包括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导师实际提供的经费,往往相当于这个国家国民收入的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水平,这样可以保证研究生的生活不至于很艰难。所以,导师资助的一个重要前提必须是导师很有经济实力,否则难以提供资助。 二、我国实行导师资助制的意义 1.实行导师资助制,有利于导师招到更优质的生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既然出资给学生,当然希望招到的学生能“为我所用”,这样导师带学生的关系,就不只是简单地服从学校安排导师带学生的问题。首先,导师会严把学生“入门关”,加强对优秀学生的选择。以往,研究生导师自主选择学生的权力比较小,大部分是听从学校或院里的统一安排。实行导师资助制后,导师们将会把青睐的目光更多投向适合自己课题需要的优秀学生。其次,实行导师资助制,“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的情景将会大大改观。导师为了学生能在自己的带领下更快成长,会在科研进行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提高科研能力的机会,比如独立或合作完成某项实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派往国外大学交换学习等。 国家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提出的“改革研究生选拔制度,推进学分制并调整修业年限,推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和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推进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也是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经验。因此,导师资助研究生的方式亦可理解为导师负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行导师资助制,导师的责任感会更强,学生会更自觉地参与到导师的研究或协助导师的工作中,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而且,实行导师资助制,还可以打破现行研究生培养中的“平均主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样是100万元的培养经费,在平均分配与合理竞争的不同机制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行导师资助研究生的培养机制改革,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而且对于改变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经费“平均化”和无视经费是否充足而带多名博士生的招生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实行导师资助制,可以激励导师重视科研,自觉提高科研能力,积极争取科研课题。如果导师想多带研究生、多培养人才,就要多争取课题,取得更好的创新成果。现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有的博士生导师没有充裕的课题,但仍然带很多博士生,这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来说,是非常有害的。而对于没有争取到课题经费的导师来说,不要说资助学生,就连基本的科研工作都无法开展。所以,实行导师资助制,实质上是在考验导师是否有能力拿到课题和项目。以南开大学新出台的《研究生科研津贴的实施细则》实行新的研究生资助制为例,南开大学每年投入1000万元给研究生发放科研津贴,但其中300万元由研究生导师从科研经费中支出[4]。这个30%的负担,对经费充足的导师而言,当然不是问题,但对于经费不足的导师而言,能否继续招研究生或者招多少研究生,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考验。在此,我们暂且不就学校关于“导师没有课题和经费就不能招收研究生”的规定是否合理进行辩论,但至少从南开大学实行研究生资助制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学校给导师们上紧了一根“质量弦”。研究生导师要成为“人师”,首先自己必须具备各方面的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以自身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为载体的筹集科研经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