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好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却少有人问津真实的幸福何在以及什么才是值得享受的幸福生活。我们每天都在取向于以“量”决定“质”的决策与活动,与人的品质和教育的本质相关联的,诸如优异、卓绝、高贵、尊严、完美、永恒等,已经在教育中举步维艰。因此,在量化时代如何培育“质”的人,如何使人懂得更幸福地生活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 一、从产品质量理论看教育质量的性质 所谓质量,实质上是对于某一客体是否能够满足特定主体需要及其程度所作出的肯定性价值判断。质量的有无及其高低,取决于客体本身的性状和特定的主体需要。 产品质量理论认为,教育就其行为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的质量。教育产品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将教育所提供的服务作为一种产品,主要包括知识本身的加工和传授活动,以及为学生学习提供的其他服务,可称之为教育服务;二是将学生体力、智力、技能等的增加,即人力资本增加部分看成是学校产品,称为学生产品。教育服务与学生产品都是教育的系列产品,二者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了教育产品。学校向学生提供服务产品,为社会提供学生产品,双重产品构成了教育的复合产品形态。教育服务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消费品,其消费者是学生;学生产品的顾客是社会,生产学生产品要消费教育服务,因此,教育服务是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教育服务与学生产品是一致的,统一于教育产品之中,且学生产品是教育产品的最终及最重要的产品。 教育产品的质量是指,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教育产品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这个定义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教育行为首先要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这是教育活动及教育管理的基础。第二,教育产品必须满足规定或潜在的需要。需要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和相对的,随时间、地点、使用对象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变化。第三,在满足一、二层次的前提下,教育产品质量是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表征为具体的指标,如学生的德、智、体等标准。 教育产品的质量具有主体性,这一方面是指主体因素在教育产品中的内化,另一方面是指教育产品本身主要是一个主体。因为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范畴,是指具有意识和能动性的人。主体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主、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完整的主体性涵盖四个方面:道德主体性、认知主体性、审美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因此,教育产品的质量即教育质量,是主体性教育的质量。主体性教育的质量体现了教育主体的质量特征,它是附着在主体身上的道德、认识、审美和实践方面的,不能与主体须臾分离的、体现人的内在本质的、不断发展的质量。 二、高等教育质量观发展的三个阶段 教育质量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历经了“两个转变”,即在主客体层面,从满足某种“质量的原有规定性”到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转变;在时间维度,从为“已知的社会”培养人才到为“未知的社会”培养人才的转变。以两个转变为标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 (一)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质量观简而言之是“合格质量观”,即产品符合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就是合格产品。换言之,国家、学术团体或利益团体为教育制定出某种标准,学校以此为参照,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如果教育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达到所规定的标准,这种教育就是有质量的教育。 在此质量观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集中在政策文件或评估指标等“质量的原有规定性”上,追求制定出统一的质量标准或指标体系。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可以用政策文件的形式加以确定,也可以由相关的权威性评估机构来制定。这是一种政府的教育质量观,即处于客体性教育质量观阶段。政府质量观与条件质量观一样,都属于客体性教育质量观。 (二)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质量观逐渐发生了变化。进入21世纪,原有的各种技术指标仅能作为合格的判据,过剩经济和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很多“合格产品”不能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只能成为无人问津的“合格的废品”和“滞销品”,只有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才能成为商品,才能实现其价值。这时,高等教育质量衡量标准即高等教育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程度。由于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学生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和期望是不同的,存在着需要类型和期望值的差异,高等教育越是能够满足这些需要,质量就越高。 在此阶段,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就是对不同的需求主体进行需要类型和层次的分析,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以期用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合需要性质量观从客体性教育质量阶段迈向了满足社会不同主体需要的质量阶段,即“客体性—主体性”质量阶段。 (三)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 在未来的社会中,高等教育质量在于引导社会需要并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增强适应发展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说,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未来社会,而且要批评、引导和改造未来社会。在与其为之服务的社会的复杂关系中,大学应该面向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它主动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看它有没有能力超越单纯的适应阶段,发挥创造性和革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