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走向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实现方式 艾斐(《理论与创作》,2007.3.7~12) 从文化走向经济,是一个时代的大趋势和社会的大走向。而在具体实施和实现过程中,通过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和以“人”为中介而实现对经济的有效促进与驱动,是一条路;通过构建文化产业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直接实现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则是另一条路。这两条路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是必须同时并举、同频并行的。要使这两条路——两条腿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正常发挥和快速发展,则唯在于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要不断造就和壮大作为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之介体的“人”和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实现转换与提升过程中作为实现主体的“人”的文化素质与创新能力。因为知识、智能、道德和不竭的创新精神与强韧的创造能力,永远都是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的主要内涵和进步属性,而承载并运用这一文化之内涵与属性而使经济文化化和使文化经济化的“人”,则是现代社会中从文化走向经济的实现者与原动力。 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刘启宇,刘红红(《学术研究》,2007.6.40~45) 广东文化产业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产业主体“小、弱、散”;文化市场发育不完全;内容产品国际贸易逆差严重;体制和政策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加快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有:加强宏观规划和政策扶持,制定和落实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产业法规建设;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即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加快资源整合和所有制格局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近年国外滇文化研究新趋势 卢智基(《四川文物》,2007.4.70~77) 近年,学界提倡跨学科进行史前文化研究,应用不同的学科如社会考古学、人类学、统计学和性别理论等。滇文化研究方面,在器物的研究中,主要进行文化交流方面的探索,如从铜鼓看滇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关系;从铜牌饰看其与北方草原文化的关系;从铜剑、戈、卯等看其与中原文化的关系等。另外,科学技术、新理论、社会考古学等也被应用到滇文化的研究中。以往学者专家只注重于文化交流的宏观考古学,现今转向微观探究史前社会文化生活,将滇文化的内涵更立体化。可是,现今考古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学者对于滇文化的来源及其影响,存有一些地方主义色彩,对滇文化的论述有所局限(西南地区),形成边沿文化与中原文化互相对峙的情况。 涵化的另一面: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再发现 卢成仁(《云南社会科学》,2007.4.94~97) 文章以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傣族艺术变迁为例,来反观勐遮傣族社会的文化变迁,从而对涵化概念在研究中存在的理论盲点和缺失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从勐遮傣族艺术变迁的过程及结果来看,并没有出现“涵化可能带来的三种结果”,既没有完全融合,也没有“形成一种新文化模式”,更没有因为完全的接受而“导致一种文化的完全灭绝”,而是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保持了其传统的本色,在接受和因循这两种向度之间,保存了其自身的文化。同时,由涵化的态度不同而出现的同化现象、分化现象、边缘化现象,也不能解释勐遮傣族艺术变迁的过程出现的情况,只有整合模式能够对这一情况有所考察,但现有的对涵化概念的理论阐释中,对于整合现象的研究也同样语焉不详,并没有对整合的动力因素做出说明。现代背景下的文化变迁,既可以看成是涵化的过程,也可以看成是涵化的结果。通过田野调查,可以看到勐遮傣族艺术的变迁虽然有其纷繁复杂的诸多线索,但变迁的背后仍然有其文化传统这一主线在起作用。虽然文化之间的接触是变迁的重要原因,但在接触互动之后,其自身的文化传统仍然决定着涵化过程的方向和程度。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说,文化传统的创新和再发现是现实涵化过程中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我们研究文化变迁现象的一个新线索。 西方建筑空间的文化观 张蔚(《华中建筑》,2007 .4.1~3) 各种特定的文化背景孕育着各个时代、地域、环境下独特的建筑空间。主导西方传统建筑的是拜占庭基督教建筑,因其精神内核是建筑成为主流的主因。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深受古典建筑的影响却不如从前恢弘。后现代建筑因处于相对主义的状态而陷入混乱。永恒的“精神内核”是建筑存在的意义。不管经济如何发达,科技如何超前,永恒真理的力量总在与各种反真理的思潮抗争,以将建筑引上光明之路——现在正是需要人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