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同时还是一种创造力。以文化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可以激发人们革新生产方式和经济理念,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更新发展。因此,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规划和政策制定中备受关注。作为中西合璧的移民城市,香港以其文化和经济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亚洲的创意中心,其成功经验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可资学习的典范。 一、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及现状 文化产业,在香港被定义为“创意产业”。香港发展文化产业,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一方面,香港传统的支柱型产业为金融、贸易、物流、专业服务和旅游,产业结构狭窄,难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尤其在遭受金融风暴的打击后,经济滑坡,暴露出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在此情况下,特区政府急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协助创意产业,就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另一方面,香港本身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正如香港特区政府所言,综观亚太地区,香港是最适合发展文化产业的地区之一。①中西合璧,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成为文化产业充满活力的创意源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了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必须的法律保障,作为世界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充裕的资金,发达的商业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一切有利的先天质素使香港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占尽先机,而香港亦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以创新活力驱动经济增长。 香港特区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01年和2003年特区政府行政首脑的《施政报告》先后强调了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其中2003年1月8日,董建华在第二届特区政府的首份《施政报告》中,强调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的结合,预示创意产业开始成为港府重点政策议题之一。 在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特区政府还陆续推出一系列研究报告,全面梳理该领域的发展现状。2002年9月,半官方机构香港贸易发展局公布了首份题为《香港的创意产业》的研究报告,评估创意产业对香港经济的贡献。据资料显示,直至2002年3月,香港创意产业聘用于超过9万人,占香港总就业人口 3.7%;创意产业在2000年的出口总值达100亿港元,占香港服务出口总额3.1%;同年,创意产业产值为250亿港元,约占香港本地产值2%。同年9月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公布了委托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在过去一年所撰写的《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这是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就香港创意产业发布研究报告。该报告将香港创意产业定义为:一个经济活动群组开拓和利用创意、技术及知识产权,以生产并分配具有社会及文化意义的产品与服务。根据该份报告,香港创意产业在狭义上分为三大类,包括11个行业。第一类是文化艺术类,包括艺术品、古董与手工艺品、音乐、表演艺术。第二类是电子媒体类,包括数码娱乐、电影与视像、软件与电子计算、电视与电台。第三类是设计类,包括广告、建筑、出版与印刷。然而从广义的角度来思考,香港也将健身美容、美食、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称为创意行业。 2004年,香港特区政府正式策划推出香港创意指数(HKCI),拟定创意的成果、结构及制度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作为香港的创意指数,简称 5Cs。研究结果表明,香港自1999年至2004年的整体创意指数显示出正增长,指数由1999年的75.96上升至 2004年的100(以2004年作为基准年)。 2005年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详细分析了香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因及限制,同时将创意产业的发展置入城市发展的议程当中。同年4月民政事务委员会于立法会讨论中,提出为创意产业提供有利环境,培育人才,促进珠江三角洲、亚洲至国际社会的联系,向商界推广创意产业并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相对于整体经济而言,香港的创意产业规模较英国、澳洲和新西兰为小,但香港仍被普遍视为亚洲的创意中心。以音乐、电影、电视片为代表的香港流行文化产业在区内久负盛名,建筑、设计和广告业在创意方面也较区内其它竞争对手优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除了为业内人士带来收益,在香港的经济转型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还增强了香港的整体文化品牌,使香港成为一座优质生活的城市,一个创意蓬勃、活力充沛的国际大都会。 就目前来看,香港创意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一五”规划、CEPA的实施以及香港特区政府“背靠内地、面向世界”的经济发展策略,均成为香港创意产业再创佳绩的契机。香港特区政府将在未来继续促进文化及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期通过高增值型产业发展,引导香港经济转型,带动持续繁荣和提升市民生活质素。 二、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 经过多年发展,香港文化产业已形成相当规模,创造了令人称道的成就,促进了香港整体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迈进。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的经济体系 美国传统基金会在其公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中,连续10年把香港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系。美国加图学院联同全球50多个经济学会,亦把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香港列为先进经济体系。 香港自由经济体系主要表现在提倡并奉行自由贸易,具有自由开放的投资环境、不设贸易屏障、对海内海外投资者一视同仁,企业可以自由经营、自由贸易,无关税及配额。同时,香港实行独立税收制度和低税政策,无外汇管制,因此,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可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较松,除了发行低面额的辅币外,没有中央银行和存款保险制度,印发法定钞票由私营商业银行负责,资金可以随意流动。目前,香港是亚洲唯一低风险地区,已成为美元和欧元的亚洲实时结算中心,以及人民币最大境外流通中心。作为独立的关税区,香港还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在WTO框架下进行商贸活动。正因为香港具有健全的自由市场体制,使企业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随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快速的经济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