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根源与资源的双重组合 中国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生命和群体人格得以发育、生长的根源,也是这种精神生命和群体人格能够绵延不断、演变发展的取之不竭的资源。正因为有着根源性因素和资源性因素的双重组合,传统文化不仅处处呈现出隽永的历史价值,而且内蕴有实践品格和现代意义。对此,学术界早已有共识,近年来,在社会大众层面上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性回应。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渐入正轨的大背景,学术界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尽管经历过种种曲折和干扰,但总体上是逐步深入和发展的。主要是围绕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论题,广大学者积极参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对话,在应对西方文化、重新反思传统的过程中,通过诸如“怎样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如何推动人文精神与科学主义的协调互补”等问题的讨论,促使传统文化的研究不仅突破了原先囿于知识性整理和学科化建构的单层局面,而且直接契入对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和价值意义的梳理、总结,同时也促使传统文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发生了递进性转向。正是这种转向,对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既构成尖锐的挑战,又提供了学术创新的有利契机。其原因如下: 首先,随着小康社会目标及和谐文化建设任务的确立,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多层次需求显得更迫切、更直接了。政治层面上,关于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建国方略的制订、科学发展观的提倡;经济层面上,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以及民间社会层面上社区建设的推进、人际关系的协调、民众文明素养的提升等等,实际上都提出了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价值资源的要求,而这种借鉴和吸收又非常需要是正确的、合理的、优化的。对此,有学术功底、社会承诺和现代意识的学者们应该责无旁贷地直面相对,担起这项历史的责任。 其次,当今中国民众参与度很高的国学经典、历史文化传播活动正渐成燎原之势,势必震撼和激励专业学者们不能再禁锢于书斋和课堂了。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代表、由学术明星们充任主讲、面向社会大众的讲经传道活动,广受舆论热捧,发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大有成为新的思想热点和文化焦点的势头。借助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强势效应,又辅之以形式多样的论坛、讲演、读书会、互联网交流等现代化、群众性传播方式,更使经典讲论、历史诠释、传统弘扬、名著解读等文化活动,发展成一种时尚式精神享受和品位追求。当然,作为“快餐时代的文化景观”类文化活动,免不了有种种不足甚至弊端,但我们不能就此取冷漠旁观的态度,更不宜一味的批评、指责。为了真正落实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推进全面的中华文化复兴,应该听从时代的召唤,投入到这个文化活动中去,把学术研究、传道弘扬、转化落实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自己推进、引导这个文化运动的作用。 再次,就学者本身而言,其思想观念、学术追求和研究兴趣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可以看到,已有不少学者在保持对传统文化学术探讨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参与了传统资源的精神价值、现代意义的探讨,参与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和社会层面落实的工作,使传统文化研究和现代文化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从经典文本的解读到大众文化的研究,从分门别类的知识性、学理化疏理到传统文化精神的综合理解和整体把握,从传统文化载体的重视到文化多样形态和多元传统途径的研究,从学院派、精英式学问风格转向大众化、民间性的文化活动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积极的成果。可以说,古代先哲们曾大力倡导的“弘道”精神以及“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理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到了再生和发扬。 去年年底,《人民日报》曾以“回顾2006文化热点”为题,发表综合性评论文章;通过关键词、流行语的梳理,揭示“文化中国”的现状及特征,断言: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宏大基础、以人类有益文明为广阔背景,无疑已成为2006年度中国最受关注的新闻关键词”[1]。而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遗产转化为现代文明建设的资源,落实为文化生产力,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满足并引导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民族新形象,则是历史和现实的迫切需求,也是传统文化研究者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本文提出“文化资本”概念,从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角度,对有关传统文化研究的发展和创新作出进一步思考。 文化资本: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互融 文化资本,一般是指能带来价值增量效应的文化资源,或指以财富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它不是文化学的“文化”概念与经济学上“资本”概念的简单拼凑,而是两者的互渗融合。它既有经济学意义,又具文化学意义;既有财富属性,又具价值属性,不应从单一的学科分类上加以理解。文化资本概念确立的基础,是要克服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来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意义之间的背离,建立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结,用于指导和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所以,文化资本是一个学科综合性很强,又兼具学理性、产业化特征的新概念。当然,定义式的解释文化资本,过于宽泛、简略,难以有确切、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故有必要从概念的初创、理论演变以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特定角度,作进一步的剖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