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3—2568(2007)01—0080—08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一 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也就是说,以往的人类大都是在各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生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虽然从来没有终止过相互之间的交往,但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由于交通的便捷、媒体迅速的传播,由于互联网的快速沟通,整个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成了这小小地球村的居民,在全球化的经济市场中,在各种国际性的事务中,大家都成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这些居民们要在一起共同和谐地生活,就必须要学会相互的理解和相互的尊重。为此,费孝通先生讲了一段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按笔者的理解,所谓的“各美其美”是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尊和自信,“美人之美”则是在对自己文化自尊自信的基础上去学会尊重别人的文化,欣赏别人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和谐的世界。 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背景下,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主张。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是因为他看到整个的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文化转型时期,这种文化转型不仅仅是针对经济落后的、文化传统的国家,也同样针对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他认为:西方人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制造了一个统一的人工化的物质环境,同时在这样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大的新的文化环境。作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怎样去适应这样的一个环境,也就是如何走向世界一体化的问题了,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各自的文化基础不一样,各自文化发展的初始条件也不一样。 不仅如此,就是西方国家本身也还没有适应它们自己造出来的这样一个新的人工的物质环境。也就是说,当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并没有真正地协调一致,新的物质文明需要有一个新的精神文明、一个新的文化观念、一个新的道德标准,但到现在为止,这个新的精神文明还没有真正跟上来,还在探索和完善之中。也就是说,人类新的发展建造了一个新人工世界,这个新的人工世界不是和自然统一的,而是对立,是和自然相对抗而存在的。但这种对抗的结果,就是自然环境的被破坏,河流、空气被污染,地球成为了不适合人类和其他生物居住的地方。另外,其和人性也是相对立的,在一切以物质占有为目的,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摩擦不断,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如何解决物质发展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关系,如何解决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这就是西方文化所面临的问题。① 费孝通先生的这种认识告诉我们,不仅是非西方国家,就是西方国家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新的文化转型,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怎样让自己国家的文化去适应一个新的文化环境的问题,这里面不仅包括了一个文化反思的问题,也包括了如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因此,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目前,从国际的形势来看,各种争端不断,到处充满着战火的硝烟,世界并不太平;从国内的形势来看,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但传统道德文化却不断流失,经济秩序不够规范,假冒伪劣产品屡屡出现等。不仅如此,自然界也在不断地报复人类,印度尼西亚的海啸事件、美国的飓风等都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在恶化之中。在这样的世界文化的发展背景中,我们理解和探讨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的思想,认真思考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 “文化自觉”应该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如何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认识我们的历史文化,以确立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另一个方面就是如何更新我们的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化,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体系中,并在这里找到自己文化的位置与坐标。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打破两个观念,第一,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第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对立。 费孝通先生说:“无论是‘戊戌’的维新变法,‘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和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都是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把‘传统’和‘现代化’对立了起来,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作了‘现代化’的敌人。‘文化大革命’达到了顶点,要把传统的东西统统扫清,使人们认为这套旧东西都没有了。 我们要搞清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不可能割断历史的,港台的知识界60年代也对此提出了问题,不少人感兴趣的是怎样在‘传统’和‘现代化’之间找到接榫之处。说明文化不仅仅是‘除旧开新’,而且也是‘推陈出新’或‘温故知新’。‘现代化’一方面突破了‘传统’,另一方面也同时继续并更新了‘传统’。”② 其实,对任何现实的理解和认识,都有它无法摆脱的先行结构,这就是传统。我们并非绝对自由地存在于这个世界,我们有一种先于我们的久远的历史,有先于我们而存在的价值原则、道德规范、知识结构和语言,这一切成为我们不能否定的制约,无法摆脱的传统,而一切对现实的理解只能在这一前提下进行。传统是前人理解的积淀和系统化,及过去遗留下来的价值、原则、规范、经验、观念和知识的总和。其并不完全是人们要加以克服的消极的东西,而是理解和阐述现实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正因为如此,人是不可能否定自己的过去的,那种不顾一切地反对传统的东西,试图与传统彻底决裂的行为,实际上是不可取的。人们最终无法完全摆脱传统,并为传统所吞并,因为,他们的反传统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仍归于传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由过去和将来的同时性而造成的一个不断持续的进步,能够这样携带着向未来开放的视野和不可重复的过去而前进,这正是我们称之为精神的东西的本质”。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