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化与文学思潮,20世纪 80年代以后受到中国学者的研究与关注,其观念也被视为推动中国文化与文学理论和世界同步的一种模式。笔者强调,虽然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反对本质主义与理性主义、提倡差异逻辑等观念,对于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文化形成一定冲击,但是这种模式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不可通约性”、非确定性等观念有明显的局限,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对话极为不利。文化不可通约论的重要理论根据是当代文化相对论和本土文化论,尤其是受美国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的影响。应当说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在否定理性中心原则的同时,把与理性相关的语言、思维的同一性也同时予以否定,这就使得原有的文化通约性原则在新的理论话语中受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后现代主义者中有一种新型的文化相对论,步德国洪堡等人的文化相对论的后尘而出现。 “原始分类”的谬论 代表后现代主义文化相对论观念的一个典型事例已经引起中国众多学者的关注①,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中引用乔治·路易斯·博尔赫斯的一段所谓“中国百科全书关于动物分类的条目”:(1)属皇帝所有的;(2)具有芳香味的;(3)驯顺的;(4)乳猪;(5)海牛目动物;(6)传说中的;(7)无主的狗;(8)包括在目前分类中的;(9)发疯似地烦躁不安的;(10)数不清的;(11)用特别柔软的骆驼毛笔画出来的;(12)等等;(13)刚刚打破水罐的; (14)远看似蝇的。福柯用这种分类来代表一种“异”,即不同于西方之“同”的异,目的在于说明中国人的分类是如何的可笑,与西方文化之间没有共同的思维基础。 实际上,这则引文所代表的分类方法在中国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一种异想天开。据汉学家考证,因为博尔赫斯本人的文章是引自讨论17世纪英国切斯特主教约翰·威尔京斯的文章,为了说明这位主教的粗疏,博尔赫斯联想到德国学者弗兰兹·库恩曾经在一本名为《中国善知大全》的汉语百科全书中发现了以上这一段话。而《中国善知大全》这部书又是这位博士自己想象出来的,并不存在的“百科全书”。更可笑的是,西方学者一直贬低中国学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的百科全书。可是,到了需要的时候,竟然自相矛盾地为中国找出一部无中生有的百科全书来了!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表演。同时,这种分类更不是中国式的,这种分类的描述与几个世纪之前,从来没有到过中国的西方人为了欺骗本国民众所写的那些描述中国人的文字是一样的。只要读过法国涂尔干和莫斯那本《原始分类》小册子的人就知道,福柯所引述的真是陈词滥调了。涂尔干关于中国的分类原则说: “事实上,这种分类首先是用来规定人们的行为的,而它之所以能够避免经验中的矛盾而做到这一点,全要归功于它那无可比拟的复杂性。”[1] 其实关于中国分类的以上说法全是谎言,我们以他们所说的“动物的分类”为例,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发达很早的国家,根据郭沫若考证,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养殖动物的文字,说明商代就有牧业与养殖的发生;而且动物分类明确:“观其牲牢品类,牛羊犬豚,无所不备。而用牲之数有多至三百四百者,实为后世所罕见。”[2]《诗经》中更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分类,所以孔子在《论语》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正义曰:“故知其名,然后能知其形,知其性。”可见不止于分类,而且有更详细的关于形状和特征的分析。据顾栋高《毛诗类释》的统计,《诗经》中出现的谷类有24种,蔬菜有38种,药物有17种,草有37种,花果有15种,木有43种,鸟名同样是43种,兽有 40种,虫有37种,鱼有16种。 中国最早的训释事物的专书《尔雅》中,专列“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章,区别类分了主要动物品种。其中第十五章“释虫”包括有天蝼、蜚、螗蜩、蜓、蝎、蜉蝣、蜾蛸、蛆等数十种,并且区分原则为“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第十六章“释鱼”不但有鲤、鲩、鳢、鲨、鲳、鲷、鲂等鱼类,还有科斗、贝类、蜥、龟等。第十七章释鸟有鸠、鸲、燕燕、鸱、鹣鹣、鹰、鹊、山雉等数十种;在鸟与兽之间进行了区分,其分类原则是“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第十八章释兽有鹿、麋、麇、狼、兔、虎、野猫、鼠、豺、狒狒、狸、蒙等数种,这些兽中还有当时尚不为西方人所知的犀牛,《尔雅》中记作“兕,似牛”,疏曰:“一角青色,重千斤。” 无待发现的独角兽与野马 这就令人想起恩贝托·艾柯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共存》中所提到的那个闻名遐迩的传说:“……欧洲人相信存着一种叫作独角兽(unicon)的动物,它看起来很温驯像一只头上长着触角的白马。经过多次周游欧洲之后,人们认为独角兽不大可能生活在欧洲。于是,传统认定,它应该是生活在一个奇特的异国。”马可·波罗在爪哇最终看到犀牛,认定这就是传说中的独角兽。[3] 这种被欧洲人视为神奇的独角兽早在《尔雅》中就已经堂堂正正被列入兽类,并且指出它的基本特征“似牛”,可以说与现代动物学家的学科分类方法十分接近。第十九章释畜包括了人类所驯养的几乎所有动物,而且分类详细,如马中分出野马“如马而小,出塞外”,疏曰:“释曰,如马而小出塞外。案穆天子传云野马日走五百里也。”这种野马已区别于驯养的马,属于不同类别。这种分类的科学性已被证实,以后一个俄国军官在中国新疆等地发现的“普氏野马”(Equus przewaiskii)就是这种野马,现代动物学认为它属于“哺乳纲,马科,体形似家马。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野马”。以笔者之见,《尔雅》所列,正是这种野马,可以说我们的古人早在2000年前已经发现它并把它列为野马,无须等到俄国军官来发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