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宠儿——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创意产业将传统产业的高端部分剥离出来,并赋予文化和创新科技的内涵,凭借其广泛的产业关联和辐射作用,带动了一个巨大的价值增值系统。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是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以个人创造性劳动为起源,以文化为核心结合先进技术并成为生产力创造财富的各类行业。 创意产业是以创新为主要手段、以文化增值为目的,从第一、二、三产业里的知识创新加文化的产品生产、制造、销售的行业中分离出来的,使用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处于三产的产业的价值链高端,这些行业的聚合、融合就形成了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带动前后相关产业的价值是巨大的,通俗地讲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从宏观的角度看,每一个行业要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都需要讲求创意;制造业若缺乏创意、创新的能力,它的产品将被更优质的产品淘汰;营销行业若不讲求服务的创新,设计新颖而奏效的销售方式,也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争取客户。因此,经济领域里的每一个部门都需要创意和创新能力。 上海下一阶段将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上海的竞争优势应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上海经济发展的动力应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上升到创新驱动。然而光有创新(innovation)是远远不够的,信息和新技术要在一系列的逻辑决策中运用,拥有创意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创新要素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年多以来,上海创意产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短短的时间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上海在发展创意产业中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累,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体现出了把握创意产业发展历史机遇的热情与信心。上海对创意产业的关注,已不仅仅是寻求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更是整个城市在谋求新一轮发展以及筹备2010年世博会的过程中,着重培育着一种新鲜而富有活力的创意精神。 因此参考创意产业价值得到充分增值的国内外成功案例,探索研究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将使上海凭借创意产业的价值增值功能,带动城市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并且借助创意产业的强劲东风,在2010年世博会上大有作为,在世界经济文化舞台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哈利·波特》在全球挥动制造财富的魔法棒 ——由创意延伸到产品、产业的商业链条 1997年,系列儿童小说《哈利·波特》在英国开始出版,首次只是象征性地印了500册。很难想象,凭借作者、文学经纪人、出版社、电影制片人以及一系列营销高手的创意和运作,此后8年间,不仅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哈利·波特》将魔杖指向200多个国家,变得家喻户晓,而且以《哈利·波特》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乎想象的财富链,从小说到电影到相关产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被挖掘出了最大的商业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哈利·波特》的胜利不仅仅属于作品本身,更是“《哈利·波特》产业”、“创意产业”的全面胜利。 图书仅仅是第一步:创造创意出版产业的奇迹 《哈利·波特》系列丛书一共七本,目前刚出版六本,这六本图书创造了国际图书出版史的一个空前的奇迹。《哈利·波特》通过在全球200多个国家的发行,截至目前实现了近3亿册的销售业绩,即便以平均每册20美元的价格计算,其市场价值已达56多亿美元。《哈利·波特》的畅销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新颖,富有创意。《哈利·波特》首先在内容上,凭借着西方社会文化传统中对于魔幻的兴趣,用极富创意的童话作品来满足了人们潜在的心理需要,《哈利·波特》让孩子们摆脱成人世界,也舒缓了大人们现实生活的压力与束缚。因此出版以后,不仅仅是小孩喜欢,最后能够吸引相当部分的成年人,使成年读者的比例占到整体读者比例的40%。 2)高度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与《哈利·波特》相关的版权细分为三个部分:文字版权、平面与立体形象版权、电影形象版权。国外生产者驱动型的图书出版模式,使得《哈利·波特》的出版商仅仅围绕内容的生产,通过成熟的营销体系积极开发多元化的业务,尽快形成了合理有效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最大幅度地覆盖了国际市场。据悉,该书先后被译成60多种语言,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3)善于运用反营销理念。作家的低调作风使作品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出版社出色的管理才能,使新书出版前的内容处于严密封锁状态。新书的神秘色彩,让读者兴奋不已,选择午夜零时投放市场的做法,也将神秘推向极致,“哈迷们”为了在第一时间能买到新书,不眠不休地在书店门口排着常常的队伍,等待12点钟声的敲响。 4)交互式推广方式反过来促进了图书的畅销。《哈利·波特》电影的播放、有关人物形象的玩具、服装的销售、有关剧情的游戏的开发等,把“哈利·波特”品牌提升再提升。图书是一种最为经典的喜好收藏方式,“哈迷们”自然不会错过购买图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