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6)04-0112-05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中印两国将在“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展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领域的合作。可以预计,在未来中印关系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文化理解和文化交流可望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然,这里所说的文化,有时是指狭义的宗教文化,更多的时候则是指广义的文化。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文化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接轨,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印两大邻国之间的联系也前所未有的增强。2005年底,印度总统卡拉姆在新加坡访问时表示,中印之间因1962年边界冲突造成的伤疤已经痊癒,阻碍中印关系发展的历史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中印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将进入新的时期。在印度已经出现“中国热”和中国可能再次掀起“印度热”的背景下,研究中印文化关系中的问题更具紧迫性,也更有积极意义。 1.中国再次掀起“印度热”的新契机 从《战国策》、《国语》等中国典籍中所述印度文化影响的蛛丝马迹,我们可以看到中印文化交流已经进行了数千年。广泛的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的发展,也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昌盛。季羡林先生因此总结道:“在全部世界史上,要举一个文化交流双方获利的例子,非中印文化交流莫属。中印文化交流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典范。”[1] 从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看,“佛国之伟”使中国人仰慕西天,鼓动了中国高僧西进求法,进而推动中国出现“印度热”。但是在这之后,随着佛教在印度的式微甚至基本消失,中国对印度文化历经了漫长的淡漠阶段,中国人对印度本土的文化变迁也越来越陌生。特别是近代,印度的“亡国奴”形象虽然令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无限同情,但却无论如何不能激起他们的敬仰之情,“印度热”也就缺乏根基。 研究中印文化关系的一些学者认为,从9世纪后“印度已不再对中国文化有重大的影响了”[2]。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听到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创造的成就,也惊喜地看到以“印度信息系统”公司(Infosys)等软件企业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享誉世界。正是由于“印度技术学院”(IIT)、“印度管理学院”(IIM),班加罗尔等现代技术品牌的出现,让中国的领导层和知识精英不得不对印度刮目相看。可以说,这些现代技术品牌已经有助于印度形象在中国人眼中的积极变化,为中国再次掀起“印度热”提供了一剂强心针。可以预计,随着印度IT公司和技术学院在中国教学科研活动的有序展开,印度技术名牌会在中印两国全方位的交流和合作中发挥持久的作用。 2.西方语境:中印文化竞争 自印度于1947年独立和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特别是随着中印两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先后崛起,世界各国对中印两国的比较从来没有局限在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和国防外交领域。面对两个古老的文明大国,对其宗教文化进行比较也一直是西方学者研究的重点。在目前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在西方学者眼里,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也是中印之间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 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的新印度和1949年后的新中国,由于没有建立起双方均认可的话语体系,深受“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理论影响的中印学者,不自觉地认为本国的发展也许是要以邻国的弱势为前提,印度传统的“强大的邻国是最大威胁”的理论和中国传统中的“远交近攻”策略,均从“地缘”理论找到了支持。时至今日,地缘理论仍在中印学者的研究中显示出巨大的影响。 客观而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全世界范围展开。文化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可否认的是,用军事、经济强势压制对方的硬实力是强迫性的,而通过制度上、文化上、政策上的优越性或道德性所展现的软实力则是吸引性的。因此,在21世纪的竞争力评估中,软实力特别是文化的吸引力,往往比硬性的军事经济实力占有更大的权重。 人们发现,近年来在推动综合国力增长方面,中印两国都十分重视借助文化影响力。例如,中国大量报道“春节”在西方国家的活动和影响,而印度也大量报道“灯节”在世界各国受欢迎的情况,中印都注意到汉语和印地语在当今美国外交国防部门的重要性上升等等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以印度著名的战略评论家拉贾·莫汉的“中国儒党”一文为标志,印度媒体人和学者注意到中国对于推广本土文化的重视,也明显看到中印文化之间也有许多明显的差异。于是,中印两国间的和平与冲突便打上了文化价值的符号。有些学者预计,在两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两国文化影响力的竞争在所难免。 3.定位中印文化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21世纪文化多元并存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必须给印度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印度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或称复合型文化。就如中华文化一样,印度文化既是当今人类社会多元文化中的一元,但其本身这一元中,实又包含着“多元”。 我们看到传统的中西文化差异明显,但同属“东方文化”的中印文化之间,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罗列出如下几点:一、在认知方面,西方重唯理、思辨,中印重经验、直觉;西方着眼当下,重微观的细节分析,中印着眼长远,重宏观的整体综合。二、在人际社会关系上,西方强调竞争、功利、能力,中印重视伦理、道德、精神。三、在自我评价方面,西方强调张扬个性,推销自我,而中印传统文化都特别强调“修身”、“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