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的召开,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进入提速期。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文化总体实力已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并把“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抓紧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提到党中央的议事日程。本文拟在此背景下从发展文化产业视角,探析它对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竞争力既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又是其集中体现,作为承载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一种“软实力”,它不仅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有益补充,还有着“硬实力”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包括文化影响力、辐射力和涵摄力;文化的认同度、信任度;文化的活力及其创新力;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展现等维度。就“硬实力”各项指标美国今日远逊于“二战”及其后时期,但它在当下的影响和威慑力却超过那个时期,其中“软权力”焕发出来的能量功不可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强弱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竞争力。尤其是国内文化市场竞争力和海外文化市场的竞争优势,以及文化创新能力(包括文化资源整合能力和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依赖高科技支持和全球市场的流通,以视听出版、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和旅游、网络、游戏、体育、会展服务为基础产品的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的GDP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甚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以娱乐业为例,美国娱乐业已成为年创利4800亿美元的庞大产业。其消费类视听文化产品凭借高科技优势。早在1998年就成为这一领域的霸主,出口额高达608亿美元,一举取代航空航天业而雄踞出口额的榜首。据专家估计,由于在线发售音乐制品和MP3等技术的成熟,到2007年,美国的数字音乐收入将从2001年的约300万美元增至20亿美元,其中较大份额来自海外市场。目前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文化产业强国,其文化产业在国内产业结构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军事工业),在出口方面则名列第一,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75%的份额。 美国虽然没有文化部,但在“自由贸易”旗帜下,美国不但自觉且有意识地把推行美国价值观视作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届总统和国会都把它看作重要的国家行为,而给予包括财政等强力支持。对内给文化产业以政策松绑鼓励竞争和文化创新,既增强自身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又抬高了国外文化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如1996年通过的《电信法》及支持时代和华纳两大集团合并等;对外为文化产业集团发展、扩张保驾护航,为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不惜以政府名义出面进行外交谈判甚至干涉。结果美国文化产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都有极强竞争力,不仅在全球化竞争中依托高科技优势尽得先机,占有国际市场的很大份额,同时还向全球输出美国生活方式、传播美国价值观,使美国的意识形态在全球化平台上占据咄咄逼人的攻势地位,产生极强的文化吸附力和文化扩张力,从而拥有大量跨国界的文化消费者,使消费文化渗透到全球每一个角落。就战略意义而言,美国文化扩张政策不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扩大美国影响力使其获得高额利润,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极大地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还有力地配合了美国的国家战略即文化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战略;另一方面还以其实力和主导全球化的优势地位,改写了全球文化发展格局和走向,使文化的经济化、产业化和商业化成为世界文化发展趋势。致使曾被法兰克福学派贬斥为社会水泥的“文化工业”(大众文化),成为当前世界趋之若鹜的模仿对象,不但引领全球文化转向其“审美内爆”和“视像”产品,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占据文化正宗地位,还铺天盖地般大肆入侵“生活世界”,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感性空间中,制造了大众文化的“神话”。美国凭借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手段和先进技术、充分化市场环境、先进管理理念和发达的市场机制,通过凭借“内容为王”的高端产业形态整合资源,不仅使产品占据海外市场,还将魔爪伸向别国,在全球化平台上对他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掠夺性整合开发,原本没有文化累积和积淀的美国在全球化平台上大肆倾销“文化”,在赚得钵满盆溢的同时,还在全球传播了美国意识形态。这些优势恰与美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及政治中的重要地位相匹配。据祁述裕研究员主持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文化产业各项统计指标的遥遥领先,与其实施国家行为和战略考量不无关联。 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把文化产业提到国家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格局中来考量,特别是结合当前正深入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将会对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和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产生积极作用,这应成为如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国际意义而言,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关乎世界文化格局的战略重组,“新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建立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正沿着文化产业这条中轴线展开。”① 就国内现代化建设而言,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与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发展水平不相符,也与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大目标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称,尤其与国内日益增长的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权益形成很大反差。 二、提升文化竞争力价值分析 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不仅自身参与社会建构,还以其显现形态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内驱力。在当前形势下,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既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又是被社会普遍认可的某种价值观的显现形式。在经济跨越式发展中,文化产业依托高科技含量和高文化附加值及其最具创意元素,在产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因而,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捍卫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强势文化借助全球化平台从经济领域开始全方位扩张渗透。在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中国文化市场已成为具有诱惑力的庞大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尤其在当前文化需求、文化消费与供给在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形成“战略性短缺”的现实境遇中,为国外文化消费品进入市场提供了机会。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的下游化与人的需求的上游化、文化化趋势进一步凸显,特别是伴随具有强烈消费欲望和自我想像能力的中产阶层的崛起,使得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现实需要,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战略性短缺”。我国文化市场的实际供给量与居民文化消费实际增长速度及居民尚未实现的文化消费潜力,形成巨大落差。据有关专家预测,“假定继续按照3年来第三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增长,到了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2%左右,低于标准值13个百分点,大约会出现41000亿元的缺口。”② 面对这样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企业尤其是文化产业发达国家都会虎视眈眈,千方百计把文化消费品倾销到中国市场。这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外制造”涌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它们并不仅仅把中国开放的文化市场视作纯粹的“自由贸易”,同时还当成渗透、分化、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的“战场”。在敌对势力尚未放弃分化图谋的全球化背景下,“战略性短缺”的失衡状态必然导致大量掺杂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异域文化符号急剧渗透,不仅危及我国经济安全(巨额文化贸易逆差),更为重要的是危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根基,扭曲我国广大文化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及其文化认同感,其对我国文化安全和党的执政之基的长远威胁不可低估。③ 因为文化市场的“战略性短缺”,大量海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就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受众(尤其是青少年)长期浸淫其中不但养成崇“洋”媚俗的口味,久之还会产生认同其价值观、以之为行事参照的思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