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以通俗生动的说书方式诠释“三国”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批观众,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中国人到底是看不惯人成名的,尤其看不惯文化明星。先是有人讥讽易中天“媚俗”,由头是易中天讲到古人的“避席”礼节时,为了让讲课更生动,就自己脱下鞋,向观众演示古人是怎样“避席”的细节,不曾想便被人说成不严肃、轻佻,丧失一个学者应有的仪表等。最近又有许多人打着“维护学术尊严”、“反对把历史、文化娱乐化”的旗号批评易中天,引起很大争论。 如果易中天的讲座中有失误,这是可以批评的。但我们要看到他的主要贡献,看到他举重若轻地普及传统文化之功,得意而忘荃。说易中天“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可以拿出相应的史实来证明,这才是建设性的批评意见,简单地发表一下“好”还是“坏”的随口评论,谁人不会? 文化普及需要更多的“易中天” 批评易中天媚俗,首先要弄清对“媚俗”该如何理解?把学术成果通俗化或以流行语言表达不是媚俗。大众化不等于媚俗。把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健康需求演变成哗众取宠乃至格调低下的把戏才是媚俗。如何做到既顺应大众趣味、又不落入庸俗化的窠臼,是对学者功底和人品的考验。 有学者指责易中天的态度是娱乐化的,说“我觉得《品三国》比名著《三国演义》卖得更好,这对名著不太公平。读者宁看易中天这样的导读版本,而不看原著,这对经典名著是不正常的”。大道理当然可以这样讲(有些书斋里的学者们喜欢唱这种高调),问题是一般读者不看易中天的讲座,又有多少人愿意直接去读“三国”呢?易中天最大的贡献是通过大众传媒的强大力量使很多本不看书的青少年又拿起了书本,至少是提高了普通大众对历史的兴趣。试问有几个老师能如此成功地诱导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易中天上电视讲历史,一方面是将历史通俗化,运用现代话语对史料进行“转译”,以迎合学术大众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提高电视节目的水准,让学术在电视媒介上拥有一席之地。他用大家能听明白的话,讲大家想听明白的事。他注重当代人的接受心理,比如经常会把古代的称谓换算成当下的名称,以便理解,例如把文言虚词“喏”转换成“ok”,说“刘备对诸葛亮的好,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称呼“周郎”(周瑜)为“周帅哥”……这算什么媚俗?这是幽默。 历史课如今是中国大学里的最冷门专业之一。以前是很聪明的人学历史,现在是许多考研没把握的人选择读历史混文凭。而从小学到高中的历史教学完全是为了应试,枯燥、教条、干巴巴,强迫孩子们硬记一些毫无意义的类似“牛角尖”的东西,大大地倒了学生的胃口。大学里讲大道理、照本宣科的专家教授太多了,难得有几个博学多才又能风趣幽默地把枯燥的历史讲成生动有趣的事件的。正是易中天,激起了大众对历史、对文化的热情,这对提高整个社会的大众文化品位是重要的。深究起来,与其说易中天有多么晓畅明了,不如说整体意义上的学者们笨重乏味;与其说易中天有多么大的娱乐性,不如说整体意义上的学者们太过严肃无趣。当然,易中天更像是艺术家,艺术家是重主观的,学者是重客观的,易中天先生更具艺术家的气质。 我们固然要反对打着文化普及的旗号把历史庸俗化、粗鄙化的做法,但我们也应该宽容那些在文化普及中非“专业”的行为。为国人撰写既通俗又不失水准的历史作品,我们曾有这样的传统。远的不说太史公那本生动有趣的《史记》,单说民国以来就有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等。可惜后来做不出大学问的人都在象牙塔里“钻牛角尖”,不愿也无力做做文化普及的工作,倒是远在海外的黄仁宇先生薄薄的一本《万历十五年》就风靡大陆许多年。由此可见,把历史研究成果通俗化、做到雅俗共赏是多么的难啊! 让大众喜欢传统文化不能光喊口号 其实,央视办“百家讲坛”已经有五六年的历史了,为什么到易中天《品三国》才开始大范围地火?学者万千,为什么偏偏是易中天走红?“百家讲坛”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有生命力,易中大先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易中天、刘心武的讲坛吸引了观众,才让“百家讲坛”受到广泛关注,成了一个品牌。 看到那些一面杞人忧天式地为传统文化招魂、另一面自己不能为而又妒忌易中天的人,我想说弘扬民族文化不是停留在嘴头上的。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和传统文化发生了断裂。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对西方文明的顶礼膜拜中,轻视了在华夏大地存在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以为追赶上西方的物质文明,就能再次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当我们的脚步越来越接近西方的物质文明时,才发现其实也失去了很多东西,经济上的翻身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老百姓的“幸福感”并没有预想的那样提升。当意识到错误的存在,我们开始喊起口号要回归传统,但已经是步履维艰,始终停留在口号与呐喊的层面上。君不见,“80后”们天天看的是哈利波特,追的是韩流,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在这样的情形下,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21世纪的中华民族所用显得那样的苍白和无力。 平心而论,很多有识之士为此忧心忡忡,所以有些精英们宣扬“新儒学”,有些地方举行“祭孔”大典,有人开办“孟母堂”。可是曲高和寡,毕竟和老百姓隔得太远,除了几个学者自己和媒体炒作之外,并没有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而易中天借助电视的威力绝对比那些空中楼阁式的、官方口号式的说教对普及传统文化要有力得多。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赢得许多拥护者,在众多的“乙醚”(易中天“粉丝”的专称)中,有很大数量的未成年人,这些人正是我们渴望回归传统的人群,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对易中天说三道四?相反,我们应该对易中天歌功颂德,因为他的讲座,我们多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普及文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