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对于不同国家或政治共同体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阶段、特定的历史传统与国民性、社会与政治体制的类型、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取向以及反腐败的力度和政策选择等因素,都对腐败的消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国际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来看,现代化因素论和文化因素论通常是对腐败现象高发进行解释的两种主要理论假说。本文旨在从文化的角度对腐败现象进行解读,重点剖析改革开放后中国腐败发生的深层原因。本文试图说明,腐败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并已成为社会的流行病,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的深处,形成了后果极为严重的“腐败文化”。因此,中国的反腐倡廉在强化治标手段的同时,还要注重廉政文化的建设,实行民主和法治,从制度和文化两个层面入手根治腐败。 一、腐败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现象? 腐败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每个社会都难免有腐败问题的存在。但在某些文化背景的社会中,腐败现象显然比另一些文化背景的社会中更普遍。这说明腐败的发生与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关。国际上研究腐败问题的著名专家S.R.艾克曼曾指出:在文化的层面上,腐败在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意义。“一个人拿来行贿的东西,在别的社会可能只被看作一件礼物。一位政治领袖或政府官员帮助朋友、家人和支持者,在某些社会受到人们的赞扬,在其他社会则可能会被视为腐败。”①腐败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现象,这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较之发达国家存在更多的腐败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在这些国家民众关于腐败的观念模糊,腐败被视为正常行为甚至是“文明”的行为,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美国著名发展社会学家胡格韦尔特指出:贪污受贿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和发达国家相比要广泛得多、更多地涉及每日生活方式,它造成的经济生活混乱的程度比在发达国家中要大很多。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贪污受贿席卷生活的一切领域,触及所有的人,正像一本描写西非的书中所说,“总的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能被买走、能被敲诈走的东西没有被敲诈走”。另一本讲述第三世界的书则说:“在公众要与官员打交道的一切场合,行贿受贿现象都不露痕迹地存在着,就连法律也靠支付能力执行”。“行贿受贿现象就像木材中大量存在的白蚁一样充斥公共生活的每一部分……无时无事不行贿受贿,甚至太平间的管理员把尸体交给死者亲属也要敲一笔竹杠”。③在这些国家,腐败已成为了社会流行病,是政治肌体的恶性肿瘤。 之所以如此,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腐败行为被视为正常,至少是习以为常,很少受到文化上的敌视。美国学者大卫·贝里指出,在许多非西方国家中,腐败分子并不受其社会的责难,“实际上他们的这些行为是遵从其同辈、家族和朋友强有力支持和称赞的行为。例如在非洲和印度,一个人利用其职权为其亲友谋取职位并不被看作是违背道德的。”④一个德里的商人甚至说:“贿赂与腐败对我来说全是舶来货。它们蕴含的观念也是外国的东西,我想在印度,人们不知道这两个怪词。向政府官员送礼是必不可少的礼节和经营企业的高雅文明之道。”⑤这正像瑞典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冈纳·缪尔达尔在研究了亚洲一些国家的腐败问题后所指出的,这些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腐败盛行,以致形成了一种“腐败的民俗学”,“这种民俗学对于人民怎样处理私生活,他们怎样看待政府旨在巩固国家、指导及促进发展所作的努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它容易使人们认为,掌握权力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家庭的利益或他觉得应当忠于的社会集团的利益来利用权力。”⑥在缪尔达尔看来,腐败在这些国家已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上述观点即为腐败的泛滥提供了一种文化上的解释,即在某些社会中,存在一种“腐败文化”,即把贪污受贿视为正常,腐败成为社会规范可以接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是政治文化极为愚昧和落后的表现,按照现代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实际上是官员道德和公民道德都十分败坏,是非不清,黑白颠倒。印度的黑钱调查委员会曾哀叹存在着“越来越重视物质价值的趋势和以一切正当和不正当的手段迅速致富的风气”。正如加纳政府负责调查行贿和腐败的委员会在1975年的一份报告中所得出的结论那样:广泛存在的行贿受贿现象,形成道德败坏的空气,是对政府的莫大讽刺。⑦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一个人要想出污泥而不染就十分困难,以致腐败现象大行其道,广泛流行。 与此不同的是,有的学者则把腐败的大量滋生看作是现代化的产物,因为在现代化过程中,腐败发生的诱因也会增多。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腐败的程度与社会和经济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⑧他认为,英国18世纪和美国19世纪的腐败高峰期,恰好是与这两个国家受工业革命的冲击和新的财富源泉的开发的时期相重叠,这不是偶然的。这意味着,腐败不仅可能是某种文化的产物,而且也通常是现代化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副产品。正像亨廷顿所说:“某些文化中的腐败现象可能比在另外一些文化中更为流行,但在现代化处在最轰轰烈烈的阶段时,大多数文化中的腐败现象似乎也最为泛滥。”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