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宏观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扭曲经济结构和牺牲资源配置效率取得的,长期的外向型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内外经济失衡,快速的经济增长掩盖着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和粗放发展的现实,使中国经济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潜藏着很大的危机。因此,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进行有效的调整是必要的,否则我们将离危机不远。 看一看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东亚国家,一直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人均收入以年5.5%的速度提高,几乎翻了5倍。“亚洲四虎”的成绩更加显赫。但是,谁能料到,不到3年时间,于1994年12月在墨西哥爆发并席卷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又降临到被称作世界楷模的东亚国家身上。在外部冲击之下,从泰国开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韩国先后陷入金融危机之中,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也遭受重大损失。难怪有的国家有“一夜回到十年前”之说。 物极必反。一国经济状况最好的时候,也许就是现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政策走向极端的时候,也是人们最容易盲目乐观、丧失警惕和举措失误的时候,这时也最易于遭受攻击。 中国经济目前表现不凡,从上到下,人们的乐观情绪溢于言表,对于可能出现的不测事件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准备,外部世界的赞誉更放大了这种情绪。这是非常危险的。 危机源自内部缺陷 索罗斯等所以冲击泰国等东亚国家,是因为这些国家严重的经济失衡和重大的政策失误,诸如本币高估和固定或者盯住汇率制度,金融自由化过度和金融监管失误,出口竞争力下降和大量举借外债等,这一切就造成了巨大的套利空间。就像当年冲击英镑一样,也是由于英国经济本身存在问题,既不是对英国的阴谋,也不因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罢手。外部冲击不是危机的根源,而是触发危机的导火索和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个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回避、又不可忽视的因素。 今天中国经济潜藏的巨大风险和危机,也是招致外部冲击的条件,但危机的根源不是他人的压迫和阴谋,而是由于中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制度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失衡和缺陷。 首先,内外经济严重失衡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最大风险。长期的大量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就是内外失衡的集中表现,外部升值压力只是这种情况出现后的必然反应。其根源之一在于本币高估和汇率制度改革滞后。现在汇率缓慢升值;尽管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央行的干预仍然频繁而强烈,在很大程度上与盯住汇率没有本质差别。 其次,国内经济结构扭曲和资源配置低效是潜在危机的根源。从1998~2004年,制造业以年平均20.2%的速度增长,而服务业的增长率只有9.32%,其在GDP中的比重比印度和低收入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失衡状况由此而来。原因除了政策优惠和鼓励以外,从根本上讲,是由于过去20多年中,制造业部门经历了相对成功的价格、所有制等市场化改革,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其盈利能力和对经济资源的吸引力增强;而服务业尤其是医疗、教育、环境、金融、通讯、交通等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行政性垄断现象非常突出。这就扭曲了资源配置,造成了严重的结构失衡。 再次,被动的流动性过剩正推动经济走向危机边缘。过多的流动性不是流向实业投资,造成投资过旺,就是流向资产市场,推动股市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按照中国现在的结构状况和发展态势,被动的流动性过剩既无应对之良策,也非短期内可以改变,发展下去和积累起来会是什么结果,不能不令人担忧。 又次,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得防范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不足。当前中国与当年日本和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东亚国家确有一些不同。但是,脆弱的金融体系,特别是脆弱的银行体系则没有什么差别,有些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间接融资的主导地位和国有银行的垄断,低利率和高利差政策,既不利于银行治理,也不利于提高资金效率,经营水平低下和创新能力不足,部门竞争和监管不力加大了风险。 比如,一方面,现有银行通过坏账剥离、注资、上市,资产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银行资金运用又存在着严重问题。一是数千亿资金贷放给高校,这些学校已经是债台高筑,实际上已经破产;二是全国664个城市,每个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从数十亿元到千百亿元不等,财政投入有限,比例一般在10%左右,高的不过30%,其余主要依靠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抵押贷款融资;三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增长也很迅速。一旦发生问题,这些现在被看作是好资产的项目都会变成银行的呆坏账。 再如,监管部门提出了“宽准入,严监管”方针,但在具体执行时,宽准入可以列举若干,而严监管则只是一个口号。不仅如此,任何管制都有漏洞,再加上现行体制下管制者的寻租和争夺,其效果可想而知。2月份贸易顺差突增237.6亿美元,而3月份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分别增加了68.3亿美元和61.83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增加了447亿美元,这类奇怪现象谁能说得清楚?别以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成功和股价飞涨就是银行业经营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严重的冲击面前,我们不知道银行如何应对和能有多大作为。 在经济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内部的突发事件和外部冲击,都可能使危机发生。对于外部冲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在现有情况下,一旦国际资金循环和经济流程中断,将会造成巨大冲击。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改变的只是爆发方式 今天的中国,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东亚国家确有很多不同,但这并不说明中国不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和危机,而只能预示,一旦危机成为现实,中国可能与东亚国家有着不同的方式和情况。 比如,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世界经济严重走低,中国出口锐减,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而国内需求一时又跟不上,就有可能发生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那时,现在掩盖着的问题和矛盾都会爆发出来,其结果会如何,很难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