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五”时期,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2005年底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2006年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两个文件,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前者强调的是改变我国不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文化管理体制,特别突出要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要求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和机制,扩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后者在整体规划中明确要求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构建国际文化营销网络,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总之,从这两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文件来看,文化发展不再仅仅是满足于一国水平的自足性发展,而是在国际背景下,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和竞争的开放性发展。这是一种顺应国际文化发展趋势的举措,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提高文化及其产品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充分发挥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利用国际金融资本拓展文化产品的市场,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壮大文化的发展力是不可回避的任务。特别是在目前条件下,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资本短缺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国际金融资本的优势,加大对外融资的力度。 一、加大对外融资的力度将满足市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与市场需求的变化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市场需求会带动相应的产品与服务的发展。虽然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本雅明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文化的工业化现象的批判为代表。但是,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却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成为一种足以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这一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与人们对消费的需求有着重大关系。也就是说,物质生产越丰富,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少,相应地,对文化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区分布来看,也可证明市场需求对相关产业的推动效应。也就是说,文化产业的兴盛首先是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这些国家的物质生产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物质短缺已经不复存在。人们从对“物质”的追求当中逐渐解脱出来,开始热衷于满足自身精神的需求。这种满足需要通过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实现。从我国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物质短缺的现象还不可能很快改变。但无可否认的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人民的基本生活已经得到满足。也就是说,维护人的生存的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人民生活将向消费型转变,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文化娱乐的浪费将呈加速发展之势。而在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说明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是,随着对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面临着文化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的局面。据《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10.5%,占人均消费支出总额14.38%,达到1032.77元;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5%,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11.3%,达247.63元;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总量为7481亿元。根据有关研究,现阶段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中,教育支出均占到50%。而在 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在4150亿元左右。如再加上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政府公共文化消费支出、企业单位文化消费支出,以及其它非家庭文化消费,我国文化产业从实际消费来看的总量数字要远远大于这一分析结果。仅以杂志的消费量来看,21世纪初,中国内地杂志年消费量约25亿册,人均2册,而日本人均约25册,西方发达国家人均7-8册。如果只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中国杂志的消费量最少要再增加70亿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市场对文化的需求有几个特点。一是总量越来越大;二是增长较高;三是占总消费需求的比例增加。因此,仅仅要满足国内的庞大消费需求,就必须有大量的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领域。而这种投入仅仅靠国内的有限资本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考虑可利用的国外资本来扩大文化产业的份额。 二、加大对外融资力度将满足转变发展观念与生产方式的需求 资本的本质在于创造剩余价值,获取尽可能大的利润,因此,资本的流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进行的。总体上它必须是向高回报的地区、领域、行业、项目流动,向高利润空间流动。同时,资本也不仅仅是作为货币形态的“物”的流动,它同时也体现一种思想、观念、制度和文化。在流动的过程中,资本的所有者为确保自己资本的增值,必须要通过资本体现自己增值的某种“方法”,也即是附着在资本身上的文化观念。因此,加大对外融资力度,我们将依靠“资本”这一媒介,学习、接受更加有效的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社会成本,它必然对人们的发展观念和生产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资本将向具有良好发展环境的地区流动。一个地区的“软环境”好坏,将影响资本的流入水平,软环境越好,资本的流入可能性越大。比如,区位环境优越,劳动者素质较高,社会管理成本低,技术密集度和国际化程度高等均对资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为了得到更多的资本,人们将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地区生产水平,降低资本运行的费用。其次,资本将向高回报的领域流动,回报越高,利润空间越大,资本的流入可能性越高。如在工业化为主的时代,资本将流向自然资源丰富,制造水平比较高的领域。而在后业化时代,人们发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极大地限制了发展,而以“创意”和“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回报,其利润空间大到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地步。因此资本为了寻求更大的回报将向高科技领域、文化产业领域流动。这种流动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发展观念,也就是说,人们不再单纯地依赖自然资源求得发展,更可能和更主要的是依靠文化资源、知识和技术,依靠“创意”来求得发展。第三,资本将向生产方式先进的企业和项目流动。企业和项目是资本的最终落脚点。先进的生产方式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积极的效益。这种生产方式包括企业的组织制度,如是否现代企业组织;企业的资本构成情况,是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是单一的资本还是混合的资本;企业的经营合理方式,如有没有企业的核心理念,是粗放式经营,还是集约式经营;企业的市场水平,包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企业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等等。总之,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资本的流向。为了吸引更多更优质的资本,人们将努力改变不适应资本本性的东西,从而使人的发展观念和生产方式发生积极的变化。如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突出了“创意”发展战略,山西、江苏、广东等省提出文化强省战略等均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