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工业生产加快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的影响,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高涨也使得原材料价格面临上涨压力,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长期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的现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解析工业品价格涨幅“高进低出”现象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近年来工业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的原因 工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形成,是市场供求状况在价格上的客观经济现象反映,主要与固定资产投资、国际市场价格、价格形成机制等因素有关。 (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呈现的“高投资、低消费”的格局所致 近几年来,我国投资与消费失衡的趋势明显。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大幅度增长,2003年增长27.7%,2004年增长26.6%,2005年增长25.7%,三年平均增长26.7%。而社会商品零售额和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扣除价格上涨因素)的增长幅度却明显滞后,三年平均涨幅仅为11.8%和9.6%,相差14.9和17.1个百分点。“高投资、低消费”的格局,导致了上游基础原材料需求增加,价格看涨;终端消费滞后,上游价格上涨难以下传的困难局面,工业品价格“剪刀差”扩大。 从历史数据看,工业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的时期,通常也是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时期。此外,由于我国尚处于重化工业化初期阶段,重工业发展加快,原材料、能源和动力需求增长较快,带动了其价格的上扬。因此,可以说,现行经济发展阶段的“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格局是工业品价格涨幅“高进低出”现象所产生的主要原因。正是“高投资、低消费”经济政策在两个市场所起的作用不同,才导致了工业品价格涨幅“高进低出”现象的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工业品价格“剪刀差”现象呈周期性波动的成因。 (二)受国际市场重要基础产品价格的影响愈来愈明显 入世后,工业企业面对的原材料供求领域发生了转变,不仅仅单一面向国内市场,更广阔的是国际市场的范畴,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因素也更加复杂,更具有不确定性。基础原材料价格基本上与国际市场价格走势相一致,受全球供求因素的影响。如原油、主要化工原料、黑色和有色金属等,价格基本上随国际市场波动。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加速的同时,全球经济也开始复苏。因此,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自然同时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上扬。这是构成我国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也是近年来工业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的重要原因。 (三)上、下游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 目前,国内大部分产品逐步融入全球定价体系中,尤其是上游产品如原油、铜、铝、铁矿石等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产品价格基本由国际供求形势决定,但一些与其密切相关的下游产品仍受国家宏观调控。以成品油为例,入世以后,我国原油价格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其价格随国际市场而动,但其下游产品成品油的价格一直由国家制定,其上涨幅度远低于原油价格涨幅。 而与此不同的是多数下游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则基本上由国内的制造成本和供求关系决定,与国际市场少有相关。同时,上游生产资料和投资品生产企业,由于进入壁垒较高,企业相对处于垄断地位,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而下游的消费品市场则基本近于完全竞争,价格涨落只能由市场说了算。这种定价机制的不平等,为价格传导设置了巨大的障碍。由于相对于上游产品,这些产品附加值、尤其是人工投入比重大,而人工价格低廉决定了我国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其价格远低于一般国际水平,并且从来不受国际价格水平的影响。这种定价机制的不同,使上游原材料价格与下游加工产品的价格的涨落幅度有所不同。同时下游产品主要面向国内消费市场,据统计,目前我国600余种主要商品中,有80%左右的品种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目前这种供大于求的格局很难将企业成本上升转化为价格上涨,最终体现为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幅度低于基础原材料购进价格的上涨幅度。 二、工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 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工业品价格剪刀差持续扩大,改变了生产资料及基础产品价格偏低的状况,为这些行业增加了原始积累,也有利于推动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节能降耗,发展节约型经济。但是,工业品价格剪刀差扩大对工业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一)近几年工业利润增加较多,且新增利润向能源、原材料工业集中的态势十分明显 2003年,我国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首次突破8000亿元,达到8152.4亿元,比2002年增加2438亿元,增长42.7%。2003年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2002年上涨2.3%,在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价格上涨,18个行业价格下降。到2003年年底,价格上涨的行业增加到29个,仅有8个行业价格下降,另有1个行业价格持平。可见,多数工业品出厂价格已呈明显的上涨趋势,这对工业企业效益的提升起了直接拉动作用。从价格上涨中明显受益的行业新增利润约为489亿元,占当年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20%。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19.1%,实现利润1237.8亿元,占整个工业实现利润的15.2%;新增利润324亿元,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13.3%,列各大工业行业之首,全行业增加的利润主要得益于涨价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