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以下称“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体现了文明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与时俱进的最好证明。然而自这一理念提出以来,虽然有关论著无数,但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至今仍未弄清。其中关于“和谐社会”理念基本内涵的争论,当为首要悬疑。这个问题若不先予解决,那么其他所有相关研究,就会显得无的放矢。 关于“和谐社会”理念基本内涵之争 当前社会上盛行着一种看似比较公认的做法,就是将“和谐社会”理念简单地诠释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种做法采取直接引述十六大报告中的原文,是同义循环,根本不可取。 那么,“和谐社会”理念的基本内涵应该如何加以科学界定呢?对此,目前理论界通常采取两种途径(或方法)来展开研究。 一种途径,是先进行学科限定再作专业界定。即首先设法确定“和谐社会”一词的学科特性,然后再依据该学科的视野、范畴来规定其基本内涵。此途径看似捷径,但实际上难以行得通。 因为照此途径,“和谐社会”一词既可纳入社会学范畴,也可纳入政治学、伦理学、哲学等诸多范畴,让人不知所从。比如,将它纳入社会学范畴的理由就很充分,因为社会学正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综合性学科。又比如,将它纳入政治学范畴的理由同样也很充分,且更接近“和谐社会”理念的实质。 另一种途径,是通过揭示“和谐社会”理念的对象特征来明确其概念,即最普通的形式逻辑方法。这本应是最科学简明的研究途径,但由于当前人们在“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选择上标准各异,导致这一途径实际上也很难行得通。为什么会这样呢? 按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要明确某一个概念,必须首先弄清其内涵和外延。当前,理论界对“和谐社会”理念基本特征(内涵)的概括,大多以所谓“六大特征”说为依据,也即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对“和谐社会”所作的六点概括,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显然,这只是对“和谐社会”所作的一般性描述,确切地说,是部分目标需求。既不能视为对“和谐社会”特征的完整概括,更不能当作是“和谐社会”所独有的特征。因为这“六大特征”只不过是通泛意义上,为一切美好社会、理想社会所拥有的共同特征,而非“和谐社会”才独有。因而,在“和谐社会”理念的内涵(事物特性)尚不能确定的情形下,其外延(事物数量)自然就不可能确认。这样一来,也就无法对“和谐社会”这一特殊概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至于依据不同立场、观点而概括出来的其他诸多所谓“和谐社会”的“特征”,不但它们大都本身存在着同样的逻辑缺陷,而且也有悖于“和谐社会”的实质,更不足为据。 那么究竟有没有一种现实可行的研究途径或方法,能够使这一难题从根本上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呢?——回答是肯定的。笔者认为,要弄清“和谐社会”理念的确切内涵,必须首先弄清其来龙去脉,然后再将它与最易混淆的相干概念加以严格区分。这样,便不难寻找到解决难题的关键所在。 “和谐社会”理念的由来及其发展 “和谐社会”理念自提出以来,已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倡导阶段,即率先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初步构思并提出这一全新理念,其标志性文件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二是确立阶段,即“和谐社会”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及政治建设目标,其标志性文件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所通过的大会决定。三是实施阶段,即这一理念完成了从政党意志向国家意志的转变并开始付诸实践,其标志性文件是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理念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发生、发展过程。只要对其发展轨迹、过程进行认真观察,尤其是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三个标志性文件进行仔细解读,就不难弄清其端倪,并进而对其基本内涵加以切实、正确的把握。 下面先来看第一个标志性文件。这是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代表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六大所作的大会报告,标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内容共分十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报告清晰地勾画出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整体执政思路,并阐述了大政方针之间的承启关系。 第二部分,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报告一是对已往的成就作冷静审视,二是对未来的前景作科学前瞻。笔者认为,正是这种冷静审视与科学前瞻紧密结合的结果,才酝酿并产生了“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并在这里首次提了出来。 第三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报告先对我国社会发展现状作了冷静的概括分析,然后对未来的“全面小康社会”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并概括性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其中,“和谐社会”理念又一次出现。 以上为“和谐社会”理念的最早出处。精心解读这些报告的文字内容,对我们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理念的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为透过它,最能看清这一理念的产生背景,也最能显现倡导者的动机与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