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5-0085-06 2007年7月6日,日本现任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提交了本年度《防卫白皮书》① 并获得通过,白皮书的副标题为“加强应对危机的能力,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突出体现了防卫省升格后的“自负感”② 和“致力于和平与安全的强烈愿望”③。“危机”和“世界”作为白皮书两大主题④,强调了日本面临的国际安全保障三大威胁和中国军事外交发展带来的挑战,展示了日本防卫力量致力于“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和加强“世界中的日美同盟”的战略目标。 强调安全保障环境的三大威胁 白皮书首先分析了国际安全保障环境,强调其最大的特点是“威胁的多样化、复杂化”,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白皮书认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际恐怖主义和传统的国家间关系。 其中,核、生物、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弹道导弹等的扩散,被认为是国际安全保障环境的首要威胁。尤其是朝鲜于2006年7月和10月发射弹道导弹和进行核试验,不仅对日本的安全保障产生了深刻影响,还严重威胁到东亚和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白皮书认为,朝鲜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课题,朝鲜除计划发展核武器,还“具有制造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能力”。目前,有关各方已经在2007年2月的六方会谈中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起步阶段行动”⑤,向半岛无核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今后“仍有必要继续关注朝鲜在核问题上立场和走向”。 白皮书指出,朝鲜的终极目标是“维持它的体制”,它有可能实行所谓“战争边缘政策”,有意制造紧张局势,谋求获得某种担保,也有可能以持有核武器为最终目的,因此朝鲜“继续进行核试验和推进核武器计划的可能性很大”,日本必须对此予以密切关注,不仅要关注朝鲜核武器的小型化、弹头化动向,还要关注朝鲜从外部引进开发弹道导弹所需原料和技术的活动,包括获得伊朗和巴基斯坦的相关技术转让等。此外,日本的情报收集能力也有待提高,正如《产经新闻》指出的那样,“日本的谍报能力因战后陆海军的解体而变得极其脆弱,虽然防卫省新设了情报本部,加强了情报能力,但不得不说仍处于发展中”。⑥ 国际恐怖组织等非国家主体的活动也是近年威胁世界安全保障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非国家行为主体始终未能受到有效的遏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逐渐具有了较强的攻击手段和破坏能力。而且,非国家行为主体与一般的军队不同,它们往往由多种国际成员组成的分散的网状组织出现,因此很难应付。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的治安局势仍十分严峻,几乎每天都发生由国外进入伊拉克的恐怖主义分子策划的,针对美国军人、伊拉克普通市民及外国人的恐怖活动。这可能与伊朗向伊拉克国内民兵组织提供武器和资金支援有关,或是由叙利亚进入伊拉克境内的萨达姆残存势力和伊斯兰极端组织所为。为此,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必须有长期的忍耐力和较为强硬的措施。白皮书强调,美国于2007年1月决定向伊拉克增兵,这意味着美国的“各同盟国都有可能被迫向海外派兵”。 除上述两大威胁外,白皮书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关系也是当前安全保障环境不可忽视的要素。在亚太地区,中国、印度等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该地区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中心,各国都致力于充实和强化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但由于各国在安全保障观和威胁上的认识不同,冷战以后仍残存着领土问题、统一问题等诸多矛盾,包括朝鲜半岛南北对峙问题、台湾问题、南沙问题,还包括日本的北方领土问题和“竹岛”归属问题⑦ 等。在此背景下,日本必须把握时机,“利用中国、印度的崛起和俄罗斯的复苏,积极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同时密切关注这些大国的发展对安全保障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构筑日本与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 针对以上三大威胁,日本表示,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唯有加强与同盟国和友好国的协作,综合利用经济、军事、外交、司法及情报等诸多手段,才能制止武力纷争,将这些威胁防患于未然。 高度关注中国的军事外交动向 白皮书还具体分析了与日本安全保障环境相关的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防政策,包括美国、朝鲜半岛、中国、俄罗斯、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和欧洲等。与以往不同的是,白皮书在高度重视中国军事实力和国防政策的同时,首次分析了中国在经济、外交等“非传统安全保障领域”的发展及其影响。 1.军事领域 白皮书认为,中国作为发挥重要影响的地区性政治、经济大国,不断提高国防开支和推进军事现代化,其“军事动向已经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在核与弹道导弹能力方面,中国继续进行巡航导弹的开发,并加强完善弹道导弹的实用性,其射程可能包括日本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在海上战斗力方面,以当前中国海军的现代化状况来看,中国正“致力于实现在更远海域进行作战的能力”,并对“拥有航空母舰抱有高度的关心”;在航空战斗力方面,中国依靠其飞机电子作战能力和情报收集能力的提高,全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情报收集活动;在武器转让方面,中国“有可能向在民主、人权方面有问题的国家提供武器”。 而且,中国在军事实力和国防政策领域缺乏透明度的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国防经费作为衡量国家军事实力的要素之一,始终未能体现出提高透明度的迹象。中国公布的国防开支数额,“往往只是其实际军事支出的一部分”,如购买装备的费用和研究开发的费用未能包括其中。 白皮书进一步强调,2007年1月中国“运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破坏日本人造卫星的实验”,但“始终未能说明进行该实验的内容和原因”,使日本加深了对中国安全保障动向的担忧。中国目前加速实现军事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以解决台湾问题为中心的,但中国在军事实力和国防政策上缺乏透明度,已经“引发了各国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目标是否超越了解决台湾问题本身的讨论”。白皮书还特别对两岸军事实力进行了对比,首次指出中国加速推进军事现代化,“使两岸的军事平衡正逐渐向中国有利的方向倾斜,不久的将来台湾的优势地位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因此,今后有必要“慎重分析中国继续进行军事现代化的影响”,并“关注未来两岸军事现代化的进程”,包括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等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