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美日曾出现剧烈的贸易摩擦,但政治安全关系一直在加强。如今,美日贸易摩擦似已平息,但政治摩擦却在战后以来首次出现,并愈演愈烈。美国众议院通过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道歉的决议案,只是其表现形式之一。尽管这种政治摩擦不会造成日美同盟破裂,但两国关系的基础已受到削弱。 (一)日本右翼势力的嚣张言行引发了美日之间的历史观、战争观和价值观冲突。 在历史问题上,美国主流社会态度的变化始于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小泉任内曾积极配合布什政府向伊拉克派兵,与布什总统建立起个人私交,目的之一是换取美国政府在他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在2005年的一次国会答辩中便宣称:世界上除了中、韩领导人批评参拜靖国神社以外,其他国家没有提出批评。这种态度在客观上深深刺激了美国。2005年小泉首相第5次参拜靖国神社后,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海德写信给日本驻美国大使加藤良三,表示抗议。信中指出:靖国神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遗留问题,并已成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军国主义的象征。2006年6月,小泉首相访美前,美国国务院原想邀请小泉在美国国会演讲,但海德则向国会提出条件,要求小泉不得再参拜靖国神社。小泉拒绝这一要求,导致他在美国国会演讲的设想告吹。另外,小泉首相任内,在当时的文部科学大臣中山成彬主持下,日本教科书中还删除了有关“慰安妇”的内容。这些无视美方立场的行为再度刺激了美国国会的神经。 2006年9月13日,美国众议院负责外交事务的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日本对二战期间奴役性奴隶问题负责。这是美国国会相关委员会首次通过有关“慰安妇”问题的决议。同年9月14日该委员会还首次就历史问题举行“日本与邻国关系”的听证会,内容包括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等引起的日本同韩、中等国关系恶化问题,及其与美国的利害关系。这是美日历史观冲突在美国国会公开化的标志。不仅如此,同年美国在日本准备重新申请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上也采取了明显的消极态度。迄今日本政府一直宣称,日美是具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的同盟,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二)日本右翼势力给安倍内阁帮倒忙,美国开始逐步认清日本右翼势力可能对美国的价值观和安全利益造成损害。 今年初,以日本前文部科学大臣中山成彬为首的“考虑日本前途和历史教育议员之会”(约有130名自民党议员)提出,“即使民间人士存在违背(妇女)本人意愿强行掳走的行为,但军方和政府强掳‘慰安妇’的事实是没有依据的”,以阻止美国国会通过谴责“慰安妇”问题的相关决议案。受其影响,安倍首相于今年3月1日对媒体称,“事实上,没有证据证明之前提到过的强迫行为”,即使美国众议院决议案获得通过“也不意味着我们要道歉”。这立即引起国际社会和美国媒体的强烈谴责,并惊动了白宫。美国驻日大使希弗罕见地指出:“这一问题已引起美国国民普遍议论的热点问题”,“美国国民认为,日本从河野谈话的立场上倒退,堪称具有破坏性影响”。美国对慰安妇问题的意见一致,“她们就是被日本军队强奸了。我认为这确实发生了。而且这是件遗憾而可怕的事情。”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也强调日本应该正确面对历史事实。 于是,安倍首相又改口说:作为政府将继承1993年“河野谈话”的立场,但作为自民党可以进行调查。2007年4月27日,安倍首相访美时就“慰安妇”问题主动向布什总统表示:“作为人,作为首相,从内心表示同情,感到对不起。”布什总统接受了这种道歉。 美日之间的历史观冲突本来也许可以就此画上个句号,但是日本右翼势力却嘲笑说:“美国人听信了中国的游说”,美国的所谓知日派“根本没有到底是不是被强迫的概念”,“根本就不知道二战结束后美国士兵对日本女性做了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在日中外交战中无形帮助了中国”。2007年6月14日,包括44名日本国会议员在内共100多人联署在《华盛顿邮报》登广告,继续否认日军强征“慰安妇”的史实。结果弄巧成拙,反而激起美国各界对日本右翼历史观的强烈不满。甚至连美国副总统切尼和美国国务院都对这对这起广告事件感到愤慨。2007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以绝对多数赞成通过了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道歉的决议。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时美国议员们的激烈口吻,使人感到“战后60余年日本为构筑日美关系付出的努力以及所获得的国际地位似乎在一时间化为了泡影”。“在议员们的群起攻击下,日本作为美国的忠实盟友而付出了努力以及‘9·11’恐怖袭击后给予反恐战争的合作都化作了虚幻”。今年7月30日美国众议院全体会议首次进行表决,并获多数支持通过。 日本美化侵略历史的右翼势力大多是支持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日本“台湾帮”。其中一些人表面是所谓的“亲美国际战略派”,实则是利用美国反共反华的“右翼民族派”。他们与美国的新保守主义分子情投意合,但与美国主流社会的距离却越拉越大,成为目前日美政治摩擦的麻烦制造者。其中一些安倍的政策智囊顽固坚持错误立场和过时的形势判断,结果导致日美战略协调更加困难,矛盾频生。他们在小泉执政时期就接连误判形势,力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结果导致中日、日韩关系恶化。安倍上台后,他们继续鼓吹“靠美制华”,在军事上利用美国,在历史问题上对美采取更强硬的应对措施。结果适得其反,引起美国的警惕和不满。在美国决策者看来,如果日本右翼极端分子在东海挑起日中冲突,迫使美国卷入其中,那么其对美国安全利益的损害将不亚于“台独”分子。 (三)安倍执政后,日美政治摩擦持续升温,问题领域已不仅限于历史观问题,而出现结构性矛盾。 首先,美国对日本出现拥有核武器的议论相当敏感,加大牵制力度。去年10月朝鲜核试爆后,以自民党政策调查会长中川昭一为首的日本右翼鹰派势力公开宣扬要讨论日本拥有核武器的问题。尽管其中一些人的真正意图是给中国做姿态,以调动中国“打压”朝鲜,但这着实令美国不安。赖斯国务卿屡次表示美国的核保护伞依然有效,言外之意是日本别想趁机拥核。因为美国最担心的是东北亚出现日、韩“多米诺骨牌”式的拥核现象,以及核武流入国际恐怖分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