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55(2007)04-0037-41 斯坦利·霍夫曼在谈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时说到:“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学科。”① 同样,英国学派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分支,它是上个世纪50年代后在英国逐渐衍生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很年轻,但同时,其理论根源于几个世纪前的古代欧洲——基督教国际社会,因而理论本身古老深邃、源远流长,其考察和思考所用的时空尺度宏大。英国学派历经几代人的发展,从怀特到布尔再到文森特和布赞,现已成为一个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影响日益彰显的思想流派。近年来,该学派不断拓展“国际社会”这一核心概念,加强对个人、非国家跨国行为体的研究,其研究视角从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分享共同利益、规则、价值的单一维度国际社会,逐渐向以国家、个体、跨国行为体为基础的多中心并存的世界社会演变。如果细心观察其思想变迁的线索,不难发现,英国学派研究关切点和偏好正在由多元主义向社会连带主义转变。 笔者力图对英国学派的思想流变——从多元主义到社会连带主义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总结,并探析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线索:研究重心从多元主义到社会连带主义转变,希望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并借此对国内英国学派的研究有所裨益,推动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英国学派的理论主张 英国学派肇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1959年,在洛克菲勒基金的资助下和剑桥大学教授伯特·巴特菲尔德的倡导下,创立了“国际政治理论英国委员会”。在成立初期,学派主要以学术会议的形式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委员会每年举行三次会议,其间主要研讨相关国家的外交政策、国际政治等理论,并形成专刊出版。1966年出版《外交调查》,该书把之前学者的文章汇集成专辑出版,代表了初期委员会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后来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国际社会”为核心研究对象的学术团体。英国学派历经几代人的理论构建,现在已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影响日益彰显的一个思想流派,有着不同于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即便是在国际关系理论探究或曰国际关系学科仍处于美国主导的情势下,经过马丁·怀特和赫德利·布尔等著名学者的努力,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英国学派最终成为美国之外该领域中惟一可称得上研究谱系最为详尽、丰富的学派。② 怀特的三大传统即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是英国学派丰富的思想资源,英国学派诸多学者正是围绕这三个传统来发展国际社会理论,开展多元—连带论战的。现实主义传统视国际体系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自然状态,强调国际体系中的国家为争夺利益和权力相互对立冲突的一面,对人性和国际政治持保守的悲观态度。理性主义传统,认为国际社会虽然是无政府状态,但是无政府状态并不等同于冲突、战争,国家间拥有共同的规则、制度和利益。强调国际社会中的国家是一种竞争关系,既有冲突也有合作。对国际政治持一种温和的折中态度。革命主义传统认为国际政治的基本特质不是现实主义者所说的国家间的冲突,而是跨越国界的社会纽带。在全人类共同体中,人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国际政治是完全的合作,对人性和国际政治持激进的乐观态度。总之,英国学派就是以国际体系、国际社会、世界社会三大模式为研究基点,其中国际体系为研究基础,国际社会为研究核心,世界社会为理论研究发展趋势,集中探究了国际社会的形成、内涵与拓展问题。 英国学派的核心议题是“国际社会”,故英国学派也被称为“国际社会学派”。国际关系理论中心任务就是要回答在无政府状态下有关秩序和维持秩序的规则、规范和制度的一系列问题。③ 因此,英国学派把有着共同利益、价值、规范的一系列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作为自己的研究中心。根据布尔的阐述,国际社会是指“当一组国家意识到某些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在它们感觉到它们自己受相互关系中的一套共同准则约束并且分享那些共同机制的运作益处时,才形成一个社会。”④ 可见,国际社会是由有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共同规则和共同运行机制的国家所组成的群体社会。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念的存在是合作的前提,共同规则是实现和维持国际社会基本目标的规定,共同的运行机制是共同规则得以遵守和实现的手段。布尔在阐述国际社会的同时,也更近一步提出了世界社会的概念。布尔说的世界社会(世界秩序),指的是支撑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或主要目标的人类活动的格局或布局。⑤ 从布尔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布尔的世界主义倾向。个人是属于世界社会的一部分,个人的利益应该服从于世界社会的整体利益,但同时作为世界社会中的国家应该充分保障个人的权利利益。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民社会的兴起,文化、价值、规范、制度等要素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日益获得重视。但是英国学派似乎进入了一个理论创作的休眠期,缺乏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给人一种停滞不前的感觉。⑥ 为了打破这种学术研究尴尬的局面,以文森特、布赞、林克莱特、邓恩、威纳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英国学派学者试图突破老一代学者的理论范式,掀起了一轮重新塑造英国学派的理论创新浪潮,他们加强对个人、非国家跨国行为体的研究,逐步从以国家为中心的社会,转变到国家、个人、跨国行为体等多中心并存的社会,勇于突破国际社会的窠臼,指涉世界社会。在1999年,英国国际研究协会召开的关于重新塑造英国学派的年度大会上,布赞提交了《英国学派:国际关系中未能充分开发的资源》一文,对英国学派的传统提出了许多批评,并且就如何运用和推进这一理论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建议。⑦ 二、英国学派发展的助力器——多元主义和社会连带主义的论争 冷战结束后,英国学派也从探究最低程度的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发展到通过文化价值认同,对规范、规则、制度的拓展,重视个人和非国家跨国行为体的研究,逐步构建起一种后“国际社会”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显示出世界社会的要素特征。而在文化价值、规则认同等方面趋于一致的欧盟一体化成功实践也为英国学派的理论变迁增强了很大的说服力。“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观用一种整体框架把握欧洲一体化进程本身的特征,并解读了这种进程的国际定位问题。”⑧ 这种新构建起的国际社会在实际范围考量上是“多元主义”的,还是“社会连带主义”的,在英国学派内引起了广泛持续的争论。尽管多元连带的论争可能会导致英国学派内部阵营的裂变、自身理论边际的模糊、学派身份认同感冷漠(巴里·布赞、蒂姆·邓恩等人就不认同自己是英国学派的一员),理论范式难以统一导致无法形成一个宏大的理论,这广为某些学者所诟病。⑨ 但多元—连带的论争打破原本已经僵化的拘泥于“国际社会”核心概念的学术研究状态,为学派的重新塑造带来了清新的活力。从某种学理意义上说,正是英国学派学者们这种自觉的学术反思怀疑精神以及对自身的批判否定而引发的多元主义和社会连带主义的论争,才推动了英国学派的新近发展,使得英国学派逐渐与当下主导理论合流,并提供了与主流理论开展平等的对话机会。可见,英国学派之所以能够成为当前国关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与多元—连带论争密不可分。“英国是第二大国际关系研究团体,因此自然是对美国的挑战者”,“随着规模的增长与国际化,英国国际关系学者今天在全球领域成为主要的竞争者”。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