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8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发表以“转型外交”为主题的外交政策演讲,其中提出:“支持每个国家、每种文化中民主运动和民主制度的发展,最终实现结束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所有暴政这一目标——这就是美国的政策。”赖斯接着说,“为完成这一大胆使命,美国需要同样大胆的外交,这种外交不仅要如实地展现世界,而且还要寻求改变世界”。她将这种致力于“改变世界”的大胆外交称为“转型外交”。① 对照自提出“转型外交”一年多来美国的外交实践,对“转型外交”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转型外交”、进而研判美国的战略动向或将有所裨益。 一、“转型外交”的含义 分析赖斯的演讲,可以归纳出所谓“转型外交”的两层主要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布什政府推行对外战略的基本手段需要转变:从过于倚仗武力向重视外交手段转变,力图通过外交手段达到单靠武力不能达到的对外目标。布什政府第一任期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首选手段是军事力量。“9·11事件”的发生,为布什政府通过武力维护美国利益提供了理由。对当年10月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美国民众普遍表示了支持。然而,2003年3月布什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由于证据不足,遭到了许多国家包括部分美国盟国的明确反对。尽管美国迅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却没能控制住伊拉克局势,反而深陷类似越南战争的泥潭中。阿富汗局势也在最近日益恶化,先前遭到沉重打击的塔利班势力又在阿富汗的许多地区重新活跃起来,受到美国保护的阿富汗新政权事实上只能对首都喀布尔一带进行有效控制。此外,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威胁使伊朗和朝鲜在核问题上服从美国的意志,反而导致这两个国家越来越强硬。这些事实都在提醒布什政府:在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方面,军事手段既难长久,更非万能。 最近几年在东欧和中亚部分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为竭力扩大势力范围的布什政府提供了另外一种启示。在“颜色革命”成功的国家上台掌权的基本都是美国和西方的“朋友”,东欧的个别新政权甚至在刚一上台就立即实行“亲美疏俄”的外交政策。对美国和整个西方来说,这里面确实有许多值得认真总结的“宝贵经验”。而且,与美国花费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天文数字开支相比,它策划那几起“颜色革命”的总费用不超过46亿美元。对美国来说,通过“颜色革命”这样的柔性行动达到战略目标,与通过军事手段获取战略利益相比,真正是“少花钱、多办事”,还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形象,可谓事半功倍、一箭多雕,何乐而不为? “转型外交”的第二层含义,是美外交政策要致力于改变对象国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结构,使之发生美国所希望的“转型”。针对美认定为“不民主”或“欠民主”、但美军事力量又无法对之发挥有效作用的国家,美开展主动的外交行动,包括以各种方式推广“自由”、“民主”和人权等价值观念。按照赖斯的规划,“转型外交”的重点对象是“正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历史进程”的“新兴国家”,主要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埃及、印尼、南非等。 赖斯还提出了对这些国家实施“转型外交”的具体措施。其一,大力开展“公共外交”。赖斯强调,21世纪的“公共外交”必须是“对话而非独白(monologue)”,必须是“所有美国人的任务而非官方的专责”。它必须“深入到每个国家的每个公民、尤其是作为这些国家未来领导人的青年男女心中”。2006年11月,赖斯任命美国华裔体育明星关颖珊为美国首位“公共外交大使”。2007年1月17日,中国成为美国“公共外交大使”关颖珊首访对象国;其二,加强意识形态渗透。美国要利用多种媒体“直播与美国有关的新闻”,宣扬美国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展示美国的生活方式,同时资助当地独立媒体的发展,保证“公正地”传播信息。赖斯特别强调要重视因特网的作用,要求“要由一名或多名年轻外交官创建并管理人口中心的因特网网站”;其三,调整美国在对象国的外交资源配置。赖斯指出,“‘转型外交’要求我们的外交资源不能仅限于一国首都,而要更广泛地扩散到其整个国家,……深入到各国国内改革的最前沿”,每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都是美国“应该采取行动的地方”。在不能设立领事机构的人口中心,要设立“美国驻外点”(American Presence Post),派驻一名优秀外交官,代表美国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与那里的居民直接交流,向他们灌输美国的意识形态,“增加美国同世界接触和对话的机会”;其四,增加对外援助,重组对外援助体制和机构。美国把以前相对独立的国际开发署纳入到国务院旗下,负责布什政府总计180亿美元的与“民主”挂钩的各个援助项目。美国国务院还设立了“重建与稳定办公室”,其任务是,“一旦某个国家将来出了乱子,该机构能迅速采取行动”,“有能力帮助出了乱子的国家行使重要主权,防止其领土成为全球不稳定的根源”;其五,提高美国外交官的能力。赖斯要求美国外交官掌握所在国的语言,“培训人数创纪录的人员,让他们掌握阿拉伯语、汉语、波斯语、乌尔都语等难学的语言”,还要提高外交官未来能更多参与非政府组织建设的能力,以及提高在援外项目方面的建设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