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美国把东南亚作为其在远东的反共基地,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保持着密切关系。1975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惨败后,开始在东南亚实行战略收缩政策。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进一步下降。老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对东南亚地区均重视不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美国不仅未对其盟国——泰国、菲律宾等伸出援手,反而趁机施加压力,要求它们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药方,开放电讯、金融市场等。 2001年“9·11”事件后,东南亚成为美国全球反恐战略中的“第二战场”,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增大,美国没有进入东南亚国家合作范围,受到国内各界的普遍批评,迫使布什政府重新审视其东南亚政策,开始在东南亚采取一系列外交攻势。 东盟在冷战时期主要依靠美国维护地区安全。冷战结束后,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主导性增强,与美国的关系具有既合作又斗争的特点。东盟国家反对美国以民主、人权为借口,干涉东南亚地区事务和国家内政,拒绝美国在东南亚驻军。“9,11”事件后,东盟国家趁机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但也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将恐怖分子与穆斯林画等号、对其他国家实施“先发制人”战略不满,民间反美情绪高涨。但东盟国家仍希望得到美国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维持的中、美、日等大国在该地区的力量平衡,从而使东盟获取最大利益。美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发展,将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发展及地区安全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该走向值得关注。 一、“9.11”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的反恐及经济合作 重返东南亚一直是美国的战略目标,但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在人权、价值观、贸易等方面的矛盾阻碍了这一进程,而反恐成了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天赐良机。“9.11”事件后,由于东南亚地区分布着众多的穆斯林国家,这些国家中存在伊斯兰极端组织与本·拉丹领导的国际恐怖组织“基地”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加之近年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的迅速扩大,使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在该地区的利益和作用。因此,美国在阿富汗战争取得胜利之后,于2002年3月正式宣布将东南亚开辟为其国际“反恐的第二战场”,趁机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加快蓄谋已久的重返东南亚的步伐,同时加快与东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合作步伐。让美国重返东南亚,总的来说是东盟以往实行的“大国平衡”政策的继续。但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及与美国的亲疏、对美国利益需求不同,因此它们对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心态和立场也不尽相同。有的立场鲜明、积极响应;有的明里反对,暗中支持;有的疑虑重重,消极应对。 (一)美国与东盟国家的反恐合作 美国与东盟国家在反恐方面的合作,主要有以下措施: 第一是扩大与东盟国家的官方往来,积极发展双边关系。在第一任期内,布什及其国务卿鲍威尔相继访问了部分东盟国家。 2002、2003年鲍威尔都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会议。2002年APEC峰会期间,布什会见了部分东盟国家领导人;2005年5月,美副国务卿佐利克访问了泰国、菲律宾等东盟6国。同时,东盟国家多位领导人先后访问了白宫。 第二是签署联合宣言,增加双方在反恐合作上的共识。2002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美期间,两国签署了《对抗国际恐怖主义的合作宣言》。印度尼西亚虽对美国要求合作心存疑虑,但在权衡利弊之后,也同意与美国签署反恐宣言。2002年8月,鲍威尔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和菲律宾等东盟6国。在出席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后与东盟10国签署了《合作打击恐怖主义联合宣言》。这些宣言为美国在该地区开展军事活动奠定了基础,代表着美国的反恐势力真正进入东南亚地区,对美国在东南亚地区构筑反恐“第二战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是积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情报合作,增强该地区获取情报的能力。根据美国与东盟的反恐宣言,双方将在打击恐怖主义领域中分享情报,加强跨国合作,严格控制恐怖分子入境;强化反恐怖主义的能力;遵守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宣言。另据美国的要求,2002年7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成立了东南亚地区第一个反恐中心,美国将为该中心派遣专家,该中心也将协助本地区各国情报机构就反恐活动进行情报交换。 第四是频繁举行双边或多边联合军事演习,加强双方军队在东南亚地区的反恐能力。近年来美国与东盟国家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次数频繁、规模逐渐扩大,是前所未有的。其中美国与菲律宾、泰国等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最为突出,仅2001年上半年,美泰双方就举行了10次左右。美泰“金色眼镜蛇”联合军事演习从2000年起已从双边扩展到美、泰、新三国。 第五是美国积极介入对东南亚恐怖组织“伊斯兰祈祷团”的打击活动,并协助菲律宾打击阿布沙耶夫绑架集团,使其遭受重创。2002年10月印尼巴厘岛发生严重恐怖爆炸案后,美国多次向印尼政府施加压力,要求进入印尼境内协助侦破恐怖组织,并要求印尼逮捕并审讯该组织的精神领袖巴希尔。美国与泰国警方合作,在泰国逮捕了恐怖组织头子汉巴里,在菲律宾击毙该组织爆破专家高兹等。 (二)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