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建立“和谐世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和谐世界”反映了中国对新世纪国际关系发展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和谐世界”所提出的目标和展示出的观念使之超越了西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三种主要国际秩序范式,成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代表人类共同意愿的国际秩序新构想和新范式。本文试图从分析“和谐世界”国际秩序观的内涵入手,通过比较“和谐世界”国际秩序观与上述三种西方国际秩序范式在目标追求、理论内涵和实践方面的差异,探讨“和谐世界”国际秩序观对西方三种国际秩序范式的超越之处。 一、“和谐世界”:新时期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所谓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主要行为体之间围绕某种目标,依据某种观念或理念,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序的运行机制或实践准则。① 建立和平稳定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目标。自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明确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丰富和充实了这一主张。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国际秩序的新构想。此后,中国领导人又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场合大力倡导建立“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新构想已成为当代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和国际战略的重要目标。作为一种新的国际秩序观念,“和谐世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相互递进的层次。 从追求的目标看,“和谐世界”国际秩序观主要有三方面的关注。第一,共同安全。胡锦涛指出,“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②。因此,各国应携手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实现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第二,共同发展。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发展不应只是局限于少数发达国家的发展,而应表现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二是鉴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整体发展中相对滞后,发展首先应该体现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谐世界”突出强调发展中国家应该抓住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国际社会一道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第三,和谐相处。“和谐世界”主张,“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③ 总之,文明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从行为观念看,“和谐世界”国际秩序观蕴含了三种建设世界秩序的新观念,正是这些新观念夯实了“和谐世界”的理论基础。其一,新安全观。它的宗旨是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胡锦涛指出,为了建设“和谐世界”,我们要“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④ 所谓互信,是指各国应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经常就各自安全防务政策以及重大行动展开对话与相互通报;互利,是指各国应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维护和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平等,是指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国内政;协作,是指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隐患,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⑤ 其二,互利合作观。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还在扩大。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实现共同发展目标,就必须将互利与合作视作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原则。其三,文明包容观。要尊重文明发展的多样性现实,提倡不同文明间相互包容。在当代国际政治环境下尤其要重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所有国家都应具有平等参与国际社会的权利,都应获得平等的安全利益和发展机会。 从运行机制或实践准则看,“和谐世界”倡导:其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为此,国际社会应依据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其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联合国应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国际社会“应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应加强全球能源对话与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充足、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环境;应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努力普及全民教育,实现男女平等,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转让技术,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发展,广泛开展南南合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⑥ 其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胡锦涛提出,“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