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8-29日,北约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了两年一次的首脑会议,北约26个成员国的11位总统、15位总理及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与会。这是北约自2004年实现最大规模东扩以来在新成员国举行的首次峰会。会上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北约能力建设、能源安全以及与非北约成员国合作关系等问题。此次会议后,北约未来的发展方向,北约与欧盟、与美国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北约未来新走向势必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里加峰会成果喜忧参半 1、通过了《里加首脑会议声明》和《全面政治指导》。里加峰会通过了《里加首脑会议声明》和《全面政治指导》。《全面政治指导》战略文件是北约继1999年通过《战略概念》文件之后出台的又一重要政策文件。该文件在2005年就得到了北约成员国的认可,在2006年6月召开的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获得通过。在里加峰会上,这一文件得到了北约成员国领导人的批准。这一文件将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处理地区危机和冲突等作为北约今后10~15年的工作重点和政治方向。这一文件将是北约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政治和军事改革的框架性指导文件。 2、明确了未来转型方向。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解体而失去了战略对手,成立于1949年的北约,需要为自己的继续存在寻找理由,于是开始了转型进程。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北约的转型进入了新阶段。北约不再把自己定位为纯军事性质的北大西洋地区集体防御组织,而是朝政治军事组织迈进,并试图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传统防区以外,在全球范围结交合作伙伴。此次峰会再次强调,为实现《全面政治指导》制定的北约今后10-15年的工作重点,北约需要继续在观念和组织上进行转型,军事集结的目的从应对大规模战争转向救援、危机处理、威慑和干预,因此需要调整其军事力量,军队需要快速反应,提高兵员素质和更加精良的装备。目前可在5天内集结、在单次补给情况下可30天连续执行任务的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已基本成型并具一定的行动能力。 3、组建战略空中投放编队。里加峰会决定,北约将组建战略空中投放编队,以加强远程投放能力。这个编队将由15个北约成员国和伙伴国瑞典一起组建,由3架美制C-17大型运输机组成,分别于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开始服役。C-17运输机最大载荷为76吨,最大航程为9000多公里,具有空中加油能力,可将坦克和直升机等大型作战装备直接运入战区。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说,组建战略空中投放编队可以极大地提高战略空中投放能力,体现北约军力的真正转型。据透露,北约新组建的战略空中投放编队既可用于军事行动,用于对付“不相称的对手”,也可用于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等活动。 4、在破解阿富汗困局的对策上分歧明显。北约领导的阿富汗维和行动是此次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北约在阿行动是北约工作的重点,也是北约转型的“试验田”,关乎北约未来发展,因此可谓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北约领导的驻阿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目前已正式接管阿全境的安全控制权。然而,随着阿形势恶化,现驻阿3.2万北约部队已不敷使用。阿富汗若变成另一个伊拉克,北约就变成美国和英国,陷入其中无法脱身。为此,布什在里加敦促北约成员国向阿增兵并中止对其军队的一些限制,北约集体防卫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成员国以北约的名义派驻国外的军队。但他的立场只得到英国的支持,其他国家只表示自己的驻军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对友军进行后勤支援。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则明确表示不会向阿增派军队,也不会允许其现有的驻军进入阿南部和东部危险地区,德国坚持在防区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里加首脑会议声明》只笼统地说,与会成员国将保障驻阿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取胜所需的兵力、物力和机动性,但在解除各成员国驻军防区限制问题上,欧洲主要国家没有让步。 5、美国“北约全球伙伴关系计划”搁浅。峰会前,布什在拉脱维亚大学发表演讲称:“此次首脑会议将启动‘全球伙伴关系计划’,让日本、澳大利亚等与北约有着共同价值观、与北约携手致力于和平事业的国家展开联合训练、联合军事演习和进行制订共同防务计划等方面的合作。”会议对美国热衷的“北约全球伙伴关系计划”进行了讨论,然而事与愿违,布什的提议因遭到法国等国的反对而没有得到会议的认可。会议声明和《全面政治指导》政策文件均明确指出,北约的性质是“北美、欧洲地区集体防卫组织”。这显示出,美欧在推出“北约全球伙伴关系计划”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布什的提议只得搁浅。 北约得以继续存在并发展的原因 北约从诞生至今的57年中,经历可以用“危”和“变”两个字概括。“危”,就是危机。冷战期间,外临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的针锋相对和全世界民族独立的解放斗争;冷战后,失去华约对手,但存在“传统防区外非对称威胁”;内部存在的欧美矛盾与摩擦一时还难以消除。早在1961年基辛格就说:“北约,我们外交政策的基石,已不再适应战略和政治关系的演变……如果北大西洋国家集团不能明确它的方向,它注定要终结”。尼克松也表示,“联盟最易从内部瓦解”,“可以肯定,北约面临的危机,绝不是每过几年便会提出对其进行‘痛苦的重新评介’这样普通的危机。北约内部存在着一种精神瓦解的真正危险。除非美国和它的欧洲盟国努力克服这些障碍。当我们回顾历史时就会看到,今天的分歧就是北约最终解体的最初征兆”。到了1994年,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时任所长克里斯多夫·贝特拉姆又说:“北约面临深刻、持久的危机,它可能在这个世纪末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