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首都明斯克说,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在建立联盟国家问题上存在分歧,白俄罗斯不打算以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方式来建立联盟国家。 卢卡申科的这一表态使酝酿了十年之久的俄白联盟再次蒙上阴影,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十年“一体”路 回顾过去10年,俄白两国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相对较大的突破,成为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样板。 1996年4月2日,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正式签署了《成立主权国家共同体条约》,规定俄白共同体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的联合。共同体设有超国家机构最高委员会。条约同时规定,俄白均是主权国家,将保留各自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各国仍有自己的宪法、国旗和国歌。 在1997年4月2日俄白共同体成立一周年之际,两国总统签署了关于成立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盟的条约,以及就完成和通过联盟章程相互谅解的备忘录。文件规定,两国法律将趋于接近,并将建立联盟法律体系。这标志着俄白两国在实现统一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1999年,双方又将联盟关系提升为建立俄白联盟国家。根据两国签订的条约,联盟国家是由单一制国家(白俄罗斯)和联邦制国家(俄罗斯)组成的一种新型国家,成员国保持自己的国体和宪法,各成员国宪法高于联盟国家宪法,联盟国家负责制定和执行统一的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活动,建立共同内部市场的法律基础,统一货币、信贷、外汇、税收、价格、投资及关税政策,统一使用交通和能源系统,建立边防和海关机构,甚至指挥联合军队。 联盟国家的最高机构是最高国务委员会,其成员包括两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议会领导人。成员国中的一国元首为委员会主席,实行轮换制。联盟国家的议会是立法和代议制机构。联盟国家的执行机构是部长理事会,其成员包括两国政府首脑、关键部的部长、联盟管理机关的领导人。 最近数年来,俄白两国在起草联盟国家宪法、统一货币、建立联合军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有关制定联盟国家宪法和统一货币的时间表也被一再推后,两国关系发展不再像叶利钦时期那样积极、热乎,甚至媒体一度出现两国关系可能倒退的报道,个中原因,与领导人外交思想及俄民众意识的转变有密切关系。 实用外交起波澜 俄罗斯近年来的外交思想开始趋向实用主义。随着时间流逝和形势发展,俄罗斯逐步意识到,上世纪90年代与独联体国家共同喊出的响亮口号并无实际意义,也无法带来实际好处。 一些俄罗斯人发现,一体化进程的实际结果是,贫穷落后的原苏联地区国家不断从俄罗斯捞取资源,而俄罗斯却一无所获。北约东扩的脚步丝毫没有减缓,俄却对此无能为力。而库奇马时代的乌克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在西方与俄罗斯之间摇摆不定,利用矛盾两头获利,更让俄罗斯感到失望,大有如梦初醒的感觉,这也让俄罗斯下定决心,要改变当初以经济手段团结周边国家对抗西方的政策,转而以实用主义对待周边国家。 现阶段,俄罗斯领导层在看待一体化问题时更加冷静、实际,不再被恢复苏联荣耀的幻梦所左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谁来为一体化埋单?在处理与独联体国家间的具体问题时,他们的出发点变成:他们能为俄罗斯人带来什么?俄罗斯的实用主义态度如此坚定,以至于在对待独联体内最坚定的盟友白俄罗斯时也不愿例外行事。 此次俄白两国间“石油争端”就是由俄罗斯新旧对外政策发生摩擦而“引爆”。过去,俄罗斯对待关系密切的独联体国家,不论能源或进出口等方面都提供优惠,以此作为维护地区向心力的手段。而作为盟友国家,白俄罗斯多年来在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时一直享受特别优惠,俄罗斯标准的原油出口税约为每吨180美元,而对白俄罗斯供油则免征此税。如果说俄罗斯一年向白俄罗斯出口1000万吨石油,相当于俄每年向白支援18亿美元。而这仅为石油出口税一项,还不包括天然气等项目。 终于,在去年年底,俄罗斯决定从 2007年1月1日开始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向白征收石油出口税,从而引发了白方不满,导致了一场“石油争端”。最终双方达成了妥协,俄今年将向对白出口的原油征收约每吨53美元的出口税,今后该税额将逐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俄领导人的务实外交思想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这决定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这种思想将指导俄罗斯对待周边国家的方式。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近期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75%的俄罗斯民众支持政府处理俄白“石油争端”的立场,在被问及是否应按优惠价格向独联体国家出口天然气时,半数以上民众表示天然气定价不应存在例外。 民众不抱乐观预期 俄罗斯目前的实用主义政策对白俄罗斯建立联盟国家的决心提出了严峻考验。尽管两国之间的确存在重大相互利益,尤其是俄罗斯通向欧洲的石油管道全部需要经过白俄罗斯,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的经济命脉部分掌握在白俄罗斯手中。但是,双方按照利益原则来考量彼此关系、冷静计算建立联盟国家的利弊得失的做法已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