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07)1-0023-07 在众多的国际关系理论中,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对于批判理论的界定与划分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批判理论分为六类:其一是受后结构主义影响的国际关系理论;其二是女性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其三是葛兰西主义学派理论(主要体现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其四是某些解释性的建构主义,如克劳托赫威尔 (Friedrich Kratochwil)的理论;其五是某些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左翼理论,如希里戴(Fred Hilliday)、罗森伯格(Justin Rosenburg)的理论;其六是所谓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主要是以林克耐特(Andrew Linklater)为代表的、并受哈贝马斯沟通理论影响的国际关系理论。①另外,有的学者认为国际关系中的批判理论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受法兰克福学派影响的批判理论,另一类是受葛兰西思想影响的批判理论。前者是以林克耐特为代表,后者是以考克斯(Robert W.Cox)为代表。②在本文中,笔者采用的是后一种批判理论的分类,但不论是何种分类,批判理论内部各种理论是存在巨大差异的。这些差异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批判理论是大有益处的。笔者主要就葛兰西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考克斯的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进行比较,试图澄清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它们的一些混淆认识。在国内外一些介绍评述批判理论的著述中,对后现代理论与受法兰克福学派传统影响的理论进行比较与分析较多,而对后现代理论与葛兰西主义学派的比较与分析则较少,或者不太深入。从过去《千年》(Millennium)期刊登载的有关评述批判的论文中③以及近年来西方出版的关于批判理论主要论文集④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所以,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较与分析有利于澄清一些关于批判理论的混淆与误解。 一 考克斯理论的思想基础与基本特征 考克斯一般被公认为是广义批判理论的先驱,其直接的思想基础是葛兰西具有历史主义特点的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历史唯物主义与一些强调科学客观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所不同,在“实践本体论”的基础上,它更多地强调主观能动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葛兰西认为,“客观物质性”是由人类历史具体的实践创造的,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是一种“外在给定的客观”。葛兰西所理解的“物质客观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塑造社会现实中的积极作用,即人对社会矛盾的反思产生主观反应,而这种主观反应可以指导人的实践。如果这种反应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一种社会物质客观性,它可以规定人的行为,确定社会制度。正如葛兰西所说的:“所谓客观,总是指‘人类的客观态度’,可以把它看做同‘历史的主观’恰好相同,换句话说,‘客观’将意味着‘普遍的主观’”。⑤葛兰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这种理解突破了社会现实的主客观分离。他认为,思想的变化是社会整体变化的产物并能对其他社会过程产生影响;社会整体变化将招致思想过程的变化,因而思维过程是社会无休止的辩证过程的一部分。⑥因而,在这种“实践本体”观中,葛兰西强调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这种历史唯物主义与一些具有科学主义色彩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强调了社会本体实践的“客观性”。 考克斯不仅在理论上引用了葛兰西的思想,而且直接引用了葛兰西的概念来分析国际关系与世界秩序。考克斯用“历史结构”的概念(葛兰西用的是“历史集团”)来分析社会力量、国家和世界秩序的变化与发展。在他看来,历史结构作为一种客观现实决定了生产、国家和世界秩序。考克斯认为这个历史结构是由物质、意识和制度三个要素构成的,并且这三个要素都最终来自于社会生产实践。对这种历史结构,考克斯特别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他指出,“在历史主义方法中,人类制度是由人创造的——不是‘行为者’个人的表现创造的,而是集体的人对集体感知的矛盾的反应所创造的,这种反应产生了某些实践。制度和实践因此要通过这种创造者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来理解。这种观点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⑦葛兰西认为:“结构与上层建筑构成了一个‘历史集团’;也就是说,复杂、矛盾和不协调的上层建筑总和反映着社会关系总和。”⑧而考克斯对此的解释是:“历史集团”既指主客观的统一,又指结构与上层建筑的统一;在形态上,它是指由物质能力和意识相统一并通过制度来表达的一种霸权现实;在社会力量上,它是指霸权阶级与从属阶级之间的妥协。在一个“历史集团”中,霸权阶级用一种表达普遍利益(实质上是最有利于本阶级的利益)的意识形态制度来获得从属阶级的认同,并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从属阶级的利益,从而有效地保证对从属阶级的领导权。⑨历史集团与霸权的关系是:历史集团是霸权的物质、意识基础,霸权通过历史集团中的物质条件、制度、共同的利益和意识来表现。霸权的衰落和替代表现为“历史集团”的主客观分裂以及霸权阶级损害从属阶级的利益而导致的社会分裂。这种历史主义观的运用使得考克斯理论中的各个范畴如国家利益、国家、国家间的交往模式、世界秩序都不是给定的,都是历史的、具体的,是由人的实践创造的,是统治阶级历史的霸权塑造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塑造的世界秩序、产生的社会矛盾也可以通过人的批判性反思来重新塑造,不存在永恒的“客观”现实。据此,考克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种种不公正,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也批判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所有试图“物化”当今世界秩序的理论,特别是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认为这些理论是为现存世界秩序中既得利益集团服务的,维护的是不公正的世界秩序。 二 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础与基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有时也被称为后结构主义、后实证主义或解构主义)是在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出现的有关社会科学哲学基础是否为实证主义的辩论中产生的。其主要源头在法国,后来影响到美国一些与法国文化联系较紧的大学,并逐步影响了英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后现代主义不仅批判传统的实证主义,而且批判波普尔的现代新实证主义,要求放弃体现现代性的理性文化。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以下三点:一是社会像文本一样能够被多元理解;二是对行为的解构包括了从强调结构向强调文化的转变,或者说,后现代强调的是文化的作用而不是外在客观的结构;三是它存在着用一种相对主义和多元性来反对基础主义的倾向。⑩实际上,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存社会秩序不满的反应,希望通过批判、否定来颠覆现代社会客观结构的形式以及反映这种现代性的文化,反抗主流秩序以及体现这种秩序的基础文化对人的压抑,它强调怀疑论和不确定性,主张相对主义和多元基础主义。它的一些重要代表人物如: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福柯(Michel Foulcault)、巴迪斯(Roland Barthes)、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等人。起源于法国的后现代主义对西方众多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社会科学分支的国际关系界也受其影响。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际关系学者开始借助后现代主义提供的方法和思想对反映实证主义并维护现存秩序的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了批判,形成了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中一支重要的理论流派,如理查德·阿施莱(Richard Ashley)、德·代元(James der Derian)、 R.B.J.沃尔克(R.B.J.Walker)和简斯·巴特森 (Jens Bartelson)等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国际关系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11)这些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学者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的理论及其范畴进行了批判与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