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07)02-0001-11 好几年前,笔者在《论康德先验哲学美学及其研究之难题》①一文中,对“康德矛盾”论即先验哲学中的诸多问题与矛盾,作过若干罗列和论述,但只局限于部分有代表性的评论者方面,没有涉及康德自己的看法。本文则转向康德自己的看法,并以此为契机,展开若干值得讨论的方面(李秋零译《康德书信百封》,是一个相当完善的编译本)。 康德对自家先验哲学(尤其是第一批判)的看法与评价虽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等著作中有所论及,而多是见诸于其与当时学人的往来书信中。在书信中谈学术问题,多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真话直说②[1]14,二是简明扼要。前者则可靠不疑,后者则有“画龙点睛”之妙。但亦有不足之处,即是对“简明扼要”中的复杂问题,未能充分展开;有时,此一信所说的问题,在彼一信中,虽有提及,但详略有异,或内涵稍变,但又有互补性……这便需要两方面的功夫:一是全面概括综合,二是抓住核心问题,作必要的引申,才能见出作者的“真意”(编译者之用心良苦,此中足见矣)。 一、先验哲学是全新的学问、最高贵的研究、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任何一个卓越的学者,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学术事业,必然有一番估价。康德对自己所从事的先验哲学的研究,决不是一般学者的即兴思维,或随机感想。他对第一批判的思考,便足足有12年之长,由此足见其动力源泉之博厚、深远,卓识之超群。他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先验哲学的研究,是超越于西方哲学传统的,既不沿袭“经验论”传统,也不沿袭“理性论”传统,故而是一门全新的学问: “我在批判哲学中所探讨的并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一门全新的、迄今尚未被研究过的科学,即对一种判断理性的批判。其他人,例如洛克和莱布尼兹,固然也曾触及到这种能力,但都把它与其他认识能力混在一起。从来没有人想到过,这种能力可以是一门正式的、必然的、范围广阔的科学的对象。这门科学(并不能避开单纯考虑这种唯一的纯粹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要求分支众多,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它能从这种认识能力的本性中推导出自身所涉及到的一切对象,(若)加以列举,并且通过把这些对象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能力,从而证明自身的完整性,这是其他任何科学都根本不能做到的事情,即不能从一种认识能力的纯粹概念(如果这个概念被精确地规定了)先天地发展出一切对象,发展出人们关于这些对象所能知道的一切,甚至发展出人们被迫就这些对象所作出的即使是虚假的、但却不是任意的一切判断”[1]86-87。 康德在上面这段长话中,点明了下面三个问题: 其一,先验哲学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尽管歧义甚多),但在西方却是哲学的核心部分,即对世界的整体(实在)和彼岸作最后的解释(超经验、超感觉的解释),且以之作为“第一原则”去把握一切基础知识。自然科学的发展,多多少少冲击了这种思维方式,故牛顿的格言是:“物理学,要当心形而上学!”在康德时代,不管是英国经验论,还是大陆理性论,都难以挣脱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纠缠。而康德的立论,便首先在总体性的、根本性的思维方式上,告别传统形而上学——不追求对世界及其彼岸作超经验、超感觉的解释,更不追求亚里士多德式的“第一原则”。康德从包罗万象的世界整体(或彼岸整体)中跳将出来,专门面向人的一种先验性的认识能力,把一般的、通常意义上的西方“理性”,过滤、升华为“先验理性”。 其二,先验哲学,是“对一种先天判断理性的批判”,是一种特殊的主体认识能力,它是“迄今尚未被研究过的科学”。经验论只注重人对“物”的反映方面(质料),理性论只注重“人”的自身(理性)方面(能力),而不是在“物—我”相关的总体性、历时性结构中,去探索人的先天认识能力,故“从来没有人想到过,这种能力可以是一门正式的、必然的、范围广阔的科学的对象”。康德则全力把先验哲学提升为一门“正式的、必然的、范围广阔的科学”。这不是哲学传统的沿袭,而是扭转传统的伟大创造,把一般理性追溯升华为先验理性,并努力寻找其渊源契机。故先验哲学是一种包孕着巨大创造潜力的哲学,而非“经验论—理性论”调和折衷之学说(这是理论界的一大盲点,详见下文)。 其三,先验哲学中的“先天认识能力”,“令人惊奇的是,它能从这种认识能力的本性中推导出自身所涉及到的一切对象,(若)加以列举,并且通过把这些对象结合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能力,从而证明自身的完整性”。此即先验认识能力本身具有“完整性”(一种主体人的历史成果),故其本性则必然具有广阔的“推导”功能(因为它既对峙于感觉材料也对峙于相关形式,成为认识能力中的一个预成的开放系统)。先天理性(认识能力)具有“推导”功能,远远地超越了唯物论的“反映”功能,也超越了休谟和贝克莱的种种唯心主义,这是先验理性最为神秘也最为优越之处。先天认识能力(范畴—知性图式)的“自身完整性”,是扬弃了“经验论—理性论”各自“半边真理”后,在超越而“尽理”的更高层次上③(共时性统合历时性)的良性循环结构(详见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