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中,专名(proper name)问题一直处在核心的位置。在罗素看来——或许还有密尔——专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除了通过亲知的方式(byacquaintance),我们似乎无法确定专名的指称为何物。罗素提出的解决方式是通过所谓的描述语理论(description theory)取消专名和限定描述语(definite description)之间的区别,从而将限定描述语作为确定专名的指称的一种方式。①打个比方,我们除了可以面对面指着亚里士多德说“喏!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之外,还可以通过“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这样的描述语来确定亚里士多德的指称。罗素的这个主张招致众多的反对意见,比如我们满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可能: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教过亚历山大大帝,这样一来,“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所指称的就不是亚里士多德,而是某个其他的古希腊哲学家。后来的哲学家们如维特根斯坦、塞尔提出所谓的不定簇理论(clustertheory)试图弥补罗素描述语理论的不足。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79节说:“我们可以跟着罗素说:‘摩西’这个名称可以由各种各样的描述来定义。例如定义为‘那个带领以色列人走过荒漠的人’,‘那个生活在彼时彼地、当时名叫摩西的人’,‘那个童年时被法老的女儿从尼罗河救出的人’等等。我们假定这一个或那一个定义,‘摩西没有存在过’这个命题就会有不同的意思。”②不定簇理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多个描述语的逻辑总和与内涵析取来确定专名的指称,比如,对于亚里士多德,我们可以列举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形而上学》的作者”、“雅典最伟大的哲学家”等一系列的描述语,从而确定亚里士多德这个专名的指称。 但是正如克里普克所指出的,虽然维特根斯坦/塞尔的不定簇理论看似有助于解决这个疑难,但究其实,不定簇理论不过是描述语理论的“升级版本”,它与罗素的描述语理论的要害均在于它们并不能独一无二地成功捕捉个体(pick out the individual uniquely)。克里普克指出,我们今天通常归功于亚里士多德的那些伟大成就和事迹都只是偶然的事实。③换言之,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某一个可能世界里面,亚里士多德不拥有我们今天认为的他在现实世界里所拥有的诸种性质:“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形而上学》的作者”、“雅典最伟大的哲学家”,但他依然是亚里士多德。克里普克的这个想法一方面与他的可能世界理论以及专名是严格的指示词想法相关联,另一方面又与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本质理论相关联。按克里普克的观点,描述语理论和不定簇理论所给出的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所有性质都只是亚里士多德之为亚里士多德这个个体的“偶然属性”,而不是“本质属性”。显然,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从专名问题可以直接回溯到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的区别问题,尤其是个体的本质属性与偶然属性的区分问题。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本质理论的哲学家。他对本质特性的具体定义如下:“本质特性被设定为与其他所有事物相关且又使一事物区别于其他所有事物的东西。”④亚里士多德举例说人的本质属性就是:“能够获得知识的那种有死的动物”。但是这个例子中的“人”只是一个类概念,它并没有解释具体的某个人,比如说亚里士多德这个个体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显然,“能够获得知识的有死的动物”只是标示出亚里士多德作为“人”的本质,而没有标示出“亚里士多德之为亚里士多德”的本质属性,换言之,“能够获得知识的有死的动物”只是亚里士多德之为亚里士多德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晚近的哲学家特伦斯·帕森斯(Terence Parsons)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他将本质属性区分为两类:其一是个体的本质(individual essence),其二是普遍的本质(general essence),两者的差别在于,普遍的本质只是使这个个体成其为该个体的必要条件(比如“能够获得知识的有死的动物”),而个体的本质则是使这个个体成其为该个体的充分条件。帕森斯指出“个体的本质”是一个比莱布尼茨的“同一体不可区别性”(indiscenability of identicals)更强的一个主张。其理由如下:首先,“个体的本质”排除了两个有着不同的偶然属性但却共享本质属性的客体共存的可能性;其次,“个体的本质”宣称,如果在一个可能世界中b拥有和a相同的个体的本质,那么在那个可能世界中b就是a。⑤ 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提出他的“本质理论”。他提出以下两个论点:其一,认为一个个体的起源(origin)(或它由以构成的材料substance)对于该个体是本质的;其二,认为一类个体的本质是那个种类里的一切个体所具有的内在结构,它使得那个种类的成员资格在本质上依赖于具有这种适当的内在结构。很显然,克里普克的第一个论点就是针对“个体的本质”而提出来的。 克里普克的基本观点很明确:“任何来自另一来源的事物都不会成为这个对象”。⑥也就是说,起源是单个个体的本质属性之所在,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正是因为它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起源使得它能够与其他个体区分开来,如果没有这种起源该个体也就不再成其为这一个体。J.L.麦基(J.L.Mackie)非常中肯地把克里普克的这个理论归结为起源的必然性VS过程的偶然性。⑦很显然,这里的关键词是起源(origin),也正是因为克里普克对“起源”这个概念的解说语焉不详,导致了克里普克的“个体的本质”理论一问世就遭到了各方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