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针。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和意愿出发,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的价值观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而言的。西方早期的“以人为本”是资产阶级作为动员群众的一个政治口号提出来的,主要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阶级的神本思想的,强调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但这里的“人”是抽象的人,是以抽象的人性掩盖其资产阶级的阶级性。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民本思想。如我国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多次提出“民,国之本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及仁民、爱民、重民、利民、保民、安民、济民、为民等民本思想。但在他们看来,民尽管重要,但不是国家、社会的主体,而是历史发展的被动体,是统治者治国的工具,“以民为本”是一种治国之术,治国的手段和策略,目的在于“惠民以使之”,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惟为人贵”。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创造的,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思想和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而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也不是把人民群众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而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是将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前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应该包括三层含意:一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二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三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必须坚持以农民群众为根本,从认识上实践上解决依靠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央一再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实践这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尊重农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在新农村的规划中,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依靠农民群众,把农民群众的历史主体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变要群众建为群众要建,变为群众自觉主动的行动。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领导干部,坚持党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断总结农民和基层组织创建新农村的经验,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标准。 其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将为农民群众谋利益,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物质政治文化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为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是党性、党的先进性的体现。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1997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曾经说过:“我们党有许多优势,根本的一条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人民群众中生长、成熟和发展起来,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胡锦涛同志则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及顺民意、谋民利、顺民心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因而人的需要既包括自然需求,即珍惜、爱护、保护人的生命,保障人的人身安全,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满足人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质需要,又包括社会需求,即政治的、归属的、认同的、自尊的需要,精神的、思想道德的、文化教育的需要。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政治生活水平贯彻始终。不仅要逐步满足农民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又要逐步满足农民对政治参与的利益诉求,还要逐步满足农民对精神的、文化教育的、生活环境的等多方面利益诉求。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特别要关注农村贫困家庭、五保户、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农民的生活、精神需求,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机制创新为他们排忧解难,让这部分人和其他农民一起共同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特别要着力解决农民最直接、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例如乡村道路、饮水安全、清洁能源、就医、教育等问题,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切实防止新农村建设在某些地方变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让农民背上新债务。 再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解决为什么建设新农村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目标。从实现这一目标出发,邓小平提出要培养“四有”新人。江泽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民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农村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农民的生活能不能尽快富裕起来,村民自治、民主管理、能否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乡风是否文明、环境是否卫生整洁,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于农民的素质,在于农民个人全面发展的程度。当前,农民素质问题不仅影响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政治文明建设进程,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务经济是务农业大省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一方面,一些地方出现了“民工荒”,企业为招不到有技术的工人而发愁,另一方面,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因缺乏技术而找不到工作。农村中青年劳力外出打工,农村中留守农业的劳动力基本上是妇女和老人,大家戏称为“三八六零”部队,相对而言,他们是农村中的低素质群体。一方面农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另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高达60%,个别地方甚至达到80%。辍学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不高,课外又无人辅导,学生因成绩不好而辍学;二是受“读书无用”,不读书照样可以外出挣钱的影响,一旦到了可以外出打工的年龄便立即辍学。大批未成年人辍学对于提高农村新生劳动力的素质显得极不适应。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必须从源头抓起。在农村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国家在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投入体制和机制的同时,还应采取法治和说服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强制性地规定农村未成年人必须接受完整的九年制教育,获得毕业证书,方可进入社会务工。在着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各方面问题时,特别要注意提高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师资水平,同时也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注意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从源头上切断“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恶性循环链条。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必须着力培养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注意培训转移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同时,加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走出重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忽视留守农业的劳动力的培训,以至于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越快,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也越快,很难适应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实行标准化农业生产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的怪圈。毕竟外出务工只是农民增收的一种手段,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的素质,劳动技能的培训是一个方面,同时还应该注意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意识的提高,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