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7次下降存款利率,并出台了开征20%的利息税等多种措施,其目的是要分流储蓄、增加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形成经济学所说的乘数效应。可是,这些措施出台后,银行存款却仍然不降反升,对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的负面效应,如内需乏力、消费不旺、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等等,这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中西方对储蓄理论的略述 关于储蓄方面的理论,西方经济学家早有这方面的论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托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他们认为,储蓄和居民的收入,包括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与利率有关。利率的波动只会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动,而不会直接影响储蓄水平的变动,在消费倾向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制约储蓄水平的是收入的多少而不是利率的高低。 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储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卢君生、康荔的《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汪小亚的《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等等,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各因素对储蓄的影响。 但是,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经济理论,而国内学者通常从某一侧面对储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了各种似是而非的结论。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西方经济理论,在合理吸收我国学者的理论基础上,对我国居民储蓄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二、有关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 根据我国经济状况及发展趋势来看,居民储蓄每年都大幅度递增,究其原因,居民储蓄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个人可支配收入(Y) 我们知道,居民储蓄是居民把可支配收入中暂时不用于消费的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有价证券,故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储蓄之源泉。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个人可支配收入以17.8%的平均速度增长,这就为储蓄的增加提供了基础。根据研究表明,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储蓄率一般较低,部分原因就是生存需要限制了储蓄能力。中等收入的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随着收入的增长,储蓄率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而一些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如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储蓄率平稳,甚至有所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1995)故而可知,个人可支配收入在储蓄中的影响非常重要。 2、预期(E) 我国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在计划经济中,许多事情都是在预期当中,居民的收入是稳定的,工作是铁饭碗,尤其是在住房、医疗和教育方面,都是国家负担。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由国家支付的成本,逐渐地转向了个人,并且成为人们的主要支出。而且由于市场的不确定,使工作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应对将来的不确定性,人们只能增加自己的存款,以防失业或不可预测的其他不利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3、利率(R) 在西方经济理论里,利率通常和储蓄成正比。因为利率的升降直接影响到存款的收益,所以西方国家能够轻松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居民储蓄。然而,从我国的利率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居民储蓄与利率存在弱化现象,即利率的下降并不一定能降低居民的储蓄存款。为什么在西方百试百灵的政策工具在我国却失灵了呢?这是因为: 首先,西方国家都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居民的消费都具有经济学家所说的理性。当人们预期到利率的下降会降低他们的收入时,他们会迅速地转移资金,投向更为有利的投资对象。 其次,西方国家存在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就使得人们可以放心消费,放心投资,因为他们都有最后一道防线——比较完善和健全的社会保障。 其三,西方国家的消费理念和我们不一样,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贷款消费,并且有良好的信用体系给予保障。 可见,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很大,但是是有条件的,只有满足了相关条件,它才能发挥出作用来。 4、通货膨胀率(P) 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率则是这种水平的具体体现。通货膨胀率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储蓄水平。通货膨胀率越高,实际收入水平越低,并且实际利率也会越低,故储蓄也会下降。我国数次采用利率政策,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效果被通货膨胀抵消了。 5、其他 当然,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本文也不可能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它们都会对储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文化、城乡居民储蓄的心态、人口老龄化等等。但相对来说,其影响比较稳定,不容易变化,为了研究方便,所以在模型中,笔者把它们看成是参数和误差部分。 三、实证分析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 S=f(Y,E,R,P,U) S代表居民储蓄。那么,居民储蓄如何受经济模型中的因素的影响呢?由表可知: 1980年至2001年的样本数据 年份 储蓄(亿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通涨率(%) 均纯收入(元)支配收入(元) (%) (%) 1980 399.5 191.3 477.6 5.40 -0.60 6.00 1981 523.7 213 476 5.40 3.00 2.40 1982 675.4 ———— 5.76 3.86 1.90 1983 892.5 ———— 5.76 4.26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