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定位”(positioning)一词已成为作用最重要、意义最深远、使用最广泛的战略术语之一。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各类民办学校,准确定位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石。如果定位不准或认识模糊,学校将迷失发展方向,人为地丧失生源,走向衰败甚至关闭的困境。因此,如何做到科学、准确、精细化的地定位,对于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学校定位的概念阐释 “定位”是一个时尚而具有丰富内涵的语词,可以从不同的学术视角加以诠释。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定位”就是确定事物的位置,它至少有三层含义:其一,本义指用仪器对物体所在的位置进行测量;其二,引申为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其三,比喻把事物放在适当的地位并做出某种评价。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说的“定位”,通常指的是它的喻义。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定位”不是一个单独概念,而是普遍概念。因为任何一所学校办学的基本要素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比如,相对于某个具体学校来说,特定的教育服务对象、办学类型和模式、办学层次和规模、培养目标、主要教学手段、甚至核心的教学内容等等,都可能成为办学的基本要素,而对这些基本要素的明确规定都可以看作是学校定位的内容。据此,“学校定位”可以理解为:举办者和管理者在对本校的历史、现状与所处环境做出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己学校应有的性质、位置、作用等的基本认识,以及由此提出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它是关于办学治校者希望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他们持有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关乎自己所在学校方向选择、角色定位、特色所在的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定位。 关于学校“定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定位”并不是不包含变化,绝非一个静态的概念。一所学校的准确定位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它是动态的,需要随着客观变化了的情况不断变化,并逐步靠近准确目标。同时,定位又应保持相对稳定,一旦对办学的基本要素做出了“定位”,就不要随意改变,要在教育周期之内保证教育目标的完整实施。 二、学校定位的实践意义 凡是积极进取、蓬勃发展的学校其有效管理的行为都起始于准确的学校定位。没有准确的学校定位,就不可能有准确的学校发展思路、方向、目标及措施的选择,其发展和管理也就难以避免盲目和混乱;就可能无主次无重点,无长远无大局,无条理无秩序;就可能就事论事,急功近利,有限的资源就不可能集中着力,其结果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劳民伤财。学校定位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成败、得失与进退,对于学校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1.类型定位——有利于确认学校的身份角色 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学校与社会人一样是有反映其社会地位的“身份”的,这种身份显然决定了学校在社会受到尊重的程度。学校的身份,是由其性质、层次、条件、师资、特色、实力及其可能的作用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身份确认就是学校的类型定位。对于学校和学院来说,由科特勒和福克斯1985年提出的组织分类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他们认为组织在市场中可以扮演领导者、挑战者、追随者和补缺者等4种角色。 ◎领导者的组织——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占据统治地位。例如,按照学生数量,领导者可能是规模最大的学校或学院;就考试成绩来说,领导者可能是质量最优的学校。 ◎挑战者的组织——试图与市场中的领导者并驾齐驱,或赶超它。例如在课外课程提供的数量上,或在考试的通过率上向领导者身份的学校看齐。 ◎追随者的组织——希望保持自身现有的市场地位,保证生源不流失。追随者很典型的一点就是在新计划的开发方面不具有革新性,但也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现有的计划做一些调整。 ◎补缺者的组织——以补缺者身份出现的学校或学院总是努力探索并满足特殊的市场需要,如传授特定语言的学校或技术学院。 学校或学院究竟采取哪种发展策略,取决于其市场定位和希望如何实现这种市场目标。因规模大而成为领导者的学校为了维持其市场地位,可能努力吸引更多的学生,以一种无差别的态度为所有学生服务。而一所补缺者身份的学校则定位于一部分学生,为他们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提高的方法。就新兴民办学校而言,投资创办者和经营管理者在学校开办之前,就必须明确学校的“身份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积蓄实力,形成特色,以求更大的发展。如果学校创办之初没有明确定位或定位不准,仓促、盲目地兴办,必然以失败告终。这就如同演员在没有弄清自己扮演什么角色的情况下登场,只能表演一场闹剧而已。 2.水平定位——有利于确定学校的目标愿景 目标通常是指个体、群体或组织的某一行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可以说是被管理的对象拟达到某种结果的标准和状态。它集中反映人们的设想、愿望,体现其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又超前反映未来的标准或状态,体现其存在的预想的客观现实性。“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意象或景象,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愿望和梦想,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景。这里要提倡的是“共同愿景”,而共同愿景的力量源自共同的关切,即组织成员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