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展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研究领域得到很大拓展,研究内容日趋广泛和深入;研究重心总体上呈阶段性顺次推进;研究视域表现出多样性和创新性;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手段现代化。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共党史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也给中共党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解放局面的形成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促进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此后,中共党史研究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展开,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明显的进步,各个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在考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中共党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并就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的相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中共党史研究的繁荣和发展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党的历史档案陆续开放,大量党的重要文献相继整理出版。其中,影响较大的大型文献资料汇编有:1978年人民出版社重印了1957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以活页形式印行的内部资料《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俗称“三口袋”),分3册出版;1979年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的8卷本《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同年,解放军政治学院编印的32卷本《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在内部发行,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一部党史资料;随后,延安整风时期由中共中央书记处选编的《六大以前——党的历史资料》、《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分别于1980年和1981年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1983年,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由中央档案馆选编的《中共中央文件选集》正式公开出版(1992年发行第2版)。中央档案馆还编辑了一套《中共党史资料丛书》,从1981年起陆续出版,包括《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及南昌起义等重大事件的专题资料选辑;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20卷《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从1992年起陆续出版,收录了1949年至1965年间党的重要文献;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献资料也相继整理出版,有中央档案馆编辑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三中全会以来、十二大以来、十三大以来、十四大以来、十五大以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系列。此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选集、文集、文选、文稿等也陆续出版;各类党史专题文献资料及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档案馆编辑的地方党史文献资料的出版更是成果斐然。值得关注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类党的重要历史文献的电子出版物纷纷面世,这一新的文本载体较之传统载体更便于收藏和查阅,为党史研究提供了便利。 第二,党史研究专门机构相继建立和党史类刊物陆续创办,使党史研究阵地不断壮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史专门研究机构发展迅速,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两个权威的专门研究机构。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相应建立了各级党史研究室和党史办。中共中央党校和地方各省、市、自治区党校也都建立了专门的党史教研部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和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各革命旧址纪念馆、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各大专院校以及军队系统都建立有不同层次的党史研究机构,从而在全国范围形成了一支数十万人的专业研究队伍,如此庞大的研究阵容,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业中少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与此同时,各类群众性学术团体也纷纷建立,其中最具影响的是1980年建立的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和1979年建立的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建立了同类研究会,各种专题性的研究会更是不胜枚举。这一时期,党史研究专门刊物的发展也十分繁荣,重要学术期刊有《党史研究》、《党史通讯》(这两种刊物于1988年合并为《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和《党史研究资料》、《中共党史资料》、《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地方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有党史刊物出版发行,其中较有影响的期刊有《党史教学与研究》(福建)、《党史文汇》(山西)、《党史资料丛刊》(上海)、《党史纵横》(辽宁)、《党史天地》(湖北)、《党史文苑》(江西)等。在互联网上,各种形式的中共党史专题网站、党史人物网站、纪念专栏等纷纷建立,蔚为壮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党史学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受到重视,并已取得显著成绩。关于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成为一个热点,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探讨的问题涉及到中共党史学的学科属性和特点、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理论体系和研究体系、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等等。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将中共党史研究从传统的历史学中剥离出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且系统、规范的学科体系——中共党史学。中共党史学本质上应属于历史学范畴,但同时又是一门政治性、现实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历史性、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的特点。它不仅具有资政育人的政治功能,同时也具有学术功能和文化功能。中共党史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党自身的发展和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中共党史学的体系应包括:中共党史学概论、中共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中共党史的研究方法、中共党史学史、中共党史文献学和史料学、中共党史编纂学、中共党史研究主体学等方面。围绕这些问题,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和研究专著相继面世。较早发表的论文有马齐彬的《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党史研究》1980年第1期)、郭德宏、李明三的《正确处理党史研究中党性和科学性的关系问题》(《理论战线》1981年第123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方面的文章大量发表,值得关注的论文有张静如的《党史学科建设断想》(《党史研究》1987年第6期)、《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二十世纪与中共党史学》(《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1期);郭德宏的《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和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等。这一时期出版的关于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的专著主要有张静如的《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王仲清主编的《中共党史学概论》、周一平的《中共党史学史》和《中共党史文献学》等。相关的重要著作还有《胡乔木谈中共党史》、《龚育之论中共党史》及石仲泉的《我观党史》等。这一批研究成果的发表,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关于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