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既有民间社团的努力,也有政府作为,最终结果是本来应该由科学共同体自身承担的角色为政府机构所担当,这既有传统的原因,也与当时社会历史环境有关。本文以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评议会为中心,探讨中国学术评议空间开创过程中的得与失。学术评议是中央研究院创立的原初目标之一,但其发展并不顺畅,直到1948年首届院士选举成功,其学术评议体制才真正形成。(注:对中央研究院的研究日渐成为学术界热点,相关成果除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秘书组编印《中央研究院史初稿》(1988年)外,主要有陈时伟《民国时期的政府与学术:中央研究院史(1927-1949)》(哈佛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中国学术》总第15辑),陶英慧《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册),林文照《中央研究院的建立与发展》(载董光璧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徐明华《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的体制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段异兵、樊洪业《1935年中央研究院使命的转变》(《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5期)等。) 一、中研院评议会的筹备与设立 1928年11月颁布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规定,除设立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外,中央研究院还有“指导联络奖励学术之研究”的任务。正如蔡元培所说: 对于向我们咨询专门问题的人,我们当然有指导的责任;对于在学术界有重要发明或贡献的本国学者,我们有时亦认为有奖励的义务;对于和我们志同道合的研究机关,我们更觉得有联络的必要。(注:蔡元培:《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概况》(1935年11月4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07页。) 为担当此一“联络奖励”任务,组织法第五条规定中央研究院成立评议会,“为全国最高学术评议机关”,由院长聘任国内专门学者30人组成,院长为议长,院所辖研究所所长为当然评议员。第七、八条还规定了评议员的任务,即选举名誉会员。(注: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发行,第1-3页。此前的《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1927年11月中央研究院筹备会议通过)、《修正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国民政府1928年4月公布)对评议会都有基本相同的规定。) 中研院成立后,积极筹设评议会。1928年6月30日召开的第二次院务会议上,专门讨论了评议会的问题,议决英文名为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与欧美各国的全国研究会议相同,每年召开会议一次。(注:《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55页。)同年8月11日第三次院务会议上,议决评议员各学科人数分配及其候选人名单如表一。1929年1月13日第四次院务会议推定王世杰、竺可桢、李四光起草评议会组织条例。同年2月16日第五次院务会议讨论“评议会组织章程案”时,议决“保留”。6月21日的第六次院务会议,议决增派徐韦曼、宋梧生为评议会组织条例起草委员,并推定徐韦曼负责召集开会,“限七月底以前完成之”。(注:《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68页。) 表一 1928年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评议员候选人名单 学科人数 候选人名单 数学 1 姜立夫、李俨、钱宝琮、周达、余(俞)大维 天文气象 2 余青松、高平子、张云、蒋丙然 物理 2 饶毓泰、严济慈、李书华、颜任光、叶企孙、朱物华、胡刚复 化学 3 李麟玉、孙学悟、赵石民、曹梁厦、吴宪、曾昭抡 地质地理 3 翁文灏、朱家骅(地理学人选暂缺) 生物学3 秉志、辛树帜、钟心煊、李石曾、汪敬熙、张巨伯 人类考古 1 李济、马衡 社会科学 5 吴稚晖、胡适、陈寅恪、赵元任、顾颉刚、刘半农、林语堂、王世杰、 燕树棠、任凯南、戴季陶 工程学4 李协、沈晤、彭济群、周仁、李熙谋、孙昌克、朱广才、石瑛、王宠佑、傅尔都(攽)、 吕彦直 农林学3 何尚平、谭熙鸿、过探先、陈焕镛、常宗会、邓植仪、叶雅各 医学 3 刘瑞衡、颜福庆、褚民谊、金(经)利彬、谷镜涵、RobertLing(林可胜) 资料来源:《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60-61页。 筹备工作似乎“风风火火”,但很快归于沉寂。1931-1932年度的报告中说:“现以本院各所设备未充,永久院址亦未筑成,故评议会之成立尚未进行。”(注:《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年度总报告》,第46页。)评议会没有按照既定程序积极筹建,按照当事人的说法是由于中研院“条例未备,人选困难”。(注:《提请审议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1935年4月25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6卷,第517页。)按后来研究者的说法,“终因关系复杂,牵涉太多,未能及时成立。”(注: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秘书组编印:《中央研究院史初稿》,1988年,第167页。)评议会未能及时成立,与当时中国科学发展情状有关。由于各学科真正的科学研究成果很少,各学科还没有学术带头人,评议员自然难以选出,所谓“人选困难”。如表一数学学科候选人居然有周达这样自学成才、基本不从事现代数学研究的人物。第二,中研院自身科研工作还未展开,成立评议会似乎也缺乏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