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底层写作”这一文学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人眼前,国内的文化团体也积极发起关注底层的文学活动,如北京市文联今年7月就发起了“首都文艺家边村行”活动。被归入“底层写作”的文学作品,小说如刘庆邦的《神木》、曹征路的《那儿》,报告文学如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以及“打工诗歌”等,都引起了国内文坛的瞩目,甚至引发了较为激烈的论争。 学者刘东撰文评论“打工诗歌”,认为它展示了不同于学院派诗歌的生活经验,将对文学创作、文学观念直至文学体制构成挑战(《贱民的歌唱》,《读书》2003年12期)。评论家张清华也认为“底层写作”“给我们当代诗歌写作中的萎靡之气带来了一丝冲击,也因此给当代的诗人的社会良知与‘知识分子性’的幸存提供了一丝佐证。在这一点上,说他们延续了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的写作精神也许并不为过。”(《“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但也有一些评论者出于对以往极左思潮的担心,对“底层写作”这一提法比较警惕。有的评论者认为,“底层写作”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上的命名,但现在许多倡导者往往赋予它在道德和美学上的优越性,这可能导致把“底层写作”当作文学创作的标准。文学是以作品本身说话的,在作品面前,“底层写作”和其他写作都在一个平面上,不存在谁高谁低的起跑线。还有的评论家则担心“底层写作”会被市场利用,沦为一个商品符号。 不管是赞扬还是批评,这些评论都表明:“底层写作”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不容忽略的文学现象,我们不能不加以关注。“底层”是一个模糊概念,但我们每个人都能清楚地感受到“底层”的存在。它指的是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上处于弱势的社会群体。一切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都可以看作“底层”,其数量是比较庞大的。仅就打工者而言,中国现在就有1.3亿,占总人口的12.5%,这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这么大的社会群体出现了,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是不能够忽视的。不倾听这些群体的声音,我们如何能够了解中国?没有这个群体的经验,我们如何谈论“中国经验”?不关注这个群体的文学,我们如何能够谈论完整的“中国文学”? “底层写作”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强调“发展是硬道理”,90年代强调“可持续性发展”,再到今天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这说明政府在关注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发展带来的问题。在经过20多年年均高达9.6%的GDP增长以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是,高速发展也伴生了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社会保障不足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效率”和“公平”这两个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有待重新进行阶段性调整。因此,如何凸显公平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了“十一五”规划的重点。2000年以后,整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大大加强了。正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前几年爆发了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争以及“纯文学”的论争,使思想界、文艺界重新关注文学与现实、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一思潮转变对中国文学产生的两个具体影响,就是“底层写作”的兴起及对左翼文学传统的重新审视。两者实为一个硬币的两面。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底层写作”本身,还是对“底层写作”的评论,都大量引用了现代文学特别是左翼文学的话语资源,可以见出“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学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些年被淡忘的左翼文学,似乎在大量关于“底层写作”的讨论中被重新激活了。例如,曹征路的小说《那儿》是“底层写作”中争议比较大的一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有正义感的工会主席,他力图阻止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失败自杀。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孤独的四面受挫的工人领袖:他反对“化公为私”的改制,与厂领导与入主的企业产生了强烈矛盾,不断上访;他是工会主席,是“省级劳模副县级领导”,难以与一般工人交流,无法领导他们去反抗;他的家人也屡屡劝阻他去反抗。最终,他身心交瘁,只能自杀身亡。《那儿》中那种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以及叙事的方式,可以看出与左翼文学存在一定联系,再加上历史记忆与现实处境的对比,使得这篇小说在阐释上具有了相当广阔的空间。许多评论把它称为“新左翼”,当作左翼文学重新崛起的标志。 左翼文学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兴起的,并在40年代得到了强健的发展,关注底层、为弱势群体呼吁是其重要特色。小说家如丁玲、萧红、萧军、张天翼、沙汀、艾芜、柔石、胡也频、洪灵菲、叶紫等,诗人如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都是其代表作家。像鲁迅、茅盾、巴金等小说家,虽然一般不归入左翼文学,但实际上他们的许多作品具有比较强烈的左翼色彩。左翼文学的出现,拨正了五四以来过于注重知识分子生活的题材限制,继承了20世纪20年代鲁迅开创的“乡土文学”关注底层民生的这一面,并把关注的底层从农民拓展到工人,为文坛带来了新鲜、刚健的气息,体现了一种心忧天下的写作态度。左翼文学促进了广大知识分子关注底层,批判强权,呼吁社会公平和正义,产生了比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更多的具有批判现实主义成分的作品。这一时期,左翼作家不仅流派众多,名家迭出,而且直接积极地参与政治运动,表现出一种为弱者呼吁不平、向强权挑战的道德崇高感与社会责任感。可以说,左翼文学延续和发展了五四新文学中较为积极的一面,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因此,如何在当下的现实环境中,研究和总结左翼文学的经验与教训,对继承“左翼文学”传统,丰富和完善“底层写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当然,所处的环境、肩负的任务和面对的读者到底不一样,“底层写作”不可能完全照搬上个世纪的文学形式和文学理念,但以史为鉴,是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