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67(2006)02-0044-07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中国女性诗歌的崛起期,以翟永明、唐亚平、伊蕾、海男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诗人掀起了猛烈的性别风暴,女性诗歌犹如奔腾的江水经过险峻的三峡,呈现出重岩叠嶂、激流澎湃的景观;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直到21世纪初则是女性诗歌的转型期,王小妮、蓝蓝、荣荣、路也、冉冉、娜夜、鲁西西等人的作品,淡化了性别对抗的色彩,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示了新一代女性的宽阔胸襟,这阶段的女性诗歌则像出峡后的长江,潮平岸阔,豁然开朗,但其一往无前、奔流到海的气势,同样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1985年,翟永明在完成《女人》组诗之后,还写了一篇《黑夜的意识》作为序,内称: 一个个人与宇宙的内在意识——我称之为黑夜意识——使我注定成为女性的思想、信念和情感承担者,并直接把这种承担注入一种被我视为意识之最的努力之中。这就是诗……黑夜作为一种莫测高深的神秘,将我与赤裸的白昼隔离开,以显示它的感官的发动力和思维的秩序感。黑夜的意识使我把对自身、社会、人类的各种经验剥离到一种纯粹认知的高度,并使我的意志和性格力量在种种对立冲突中发展得更丰富成熟,同时勇敢地袒露它的真实……站在黑夜的盲目的中心,我的诗将顺从我的意志去发掘在诞生前就潜伏在我身上的一切。[1] (pp.140~142) 很明显,翟永明所说的黑夜意识,正是新潮女性自觉寻求的精神上的独立,即女性觉醒的意识,也是一种神秘的、极度私人化的意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翟永明等女性主义诗人,正是以此观念为主导,在诗歌中确立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建立起女性诗歌的话语体系,特别是以身体语言为重要特征的言说方式。以“黑夜”为标志的女性主义诗歌作品,充满了女性的自我崇拜和自恋情结。她们的作品或是冷艳圣洁,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近睹的神秘感;或是性感魅惑,在对身体的“自我抚摸”中显示其魅力的不可抗拒;或是如处子般的纯洁,在对女性成长过程的细腻描述中,展示出一种真纯的“女儿性”。 当翟永明最早标举“黑夜意识”的时候,那是振聋发聩的“登高一呼”,就女性诗歌的发展而言,无疑具有开拓性意义。但是一旦“响者云集”,一种群众运动式的后遗症也就随之而来——女性作家彻底洞开自我,凸现激进的躯体经验,编织纯粹的女性寓言,性别大战越演越烈,女性崇拜,矮化男人,不一而足。如果任这种一窝蜂、极端化的局面持续下去,必然把女性写作引入另一条死胡同。有鉴于此,一些女性诗人开始思考往后的路该怎么走。于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女性诗歌出现调整与转型也就十分自然了。 当年提出“黑夜意识”的翟永明,10年后又写了一篇文章《再谈“黑夜意识”与“女性诗歌”》,其中有这样的话: 尽管在组诗《女人》和《黑夜的意识》中全面地关注女性自身命运,但我却已倦于被批评家塑造成反抗男权统治争取女性解放的斗争形象,仿佛除《女人》之外,我的其余大部分作品都失去了意义。事实上“过于关注内心”的女性文学一直被限定在文学的边缘地带,这也是“女性诗歌”冲破自身束缚而陷入的新的束缚。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摆脱“女性诗歌”即“女权宣言”的简单粗暴的和带政治含义的批评模式,而真正进入一种严肃公正的文本含义上的批评呢? 要求一种无性别的写作以及对“作家”身份的无性别定义也是全世界女权主义作家所探讨和论争的重要问题……女诗人正在沉默中进行新的自身审视,亦即思考一种新的写作形式,一种超越自身局限,超越原有的理想主义,不以男女性别为参照但又呈现独立风格的声音。女诗人将从一种概念的写作进入更加技术性的写作。无论我们未来写作的主题是什么(女权或非女权的),有一点是与男性作家一致的:即我们的写作是超越社会学和政治范畴的,我们的艺术见解和写作技巧以及思考方向也是建立在纯粹文学意义上的,我们所期待的批评也应该是在这一基础上的发展和界定。[2] 翟永明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指出女性诗歌冲破了自身束缚却又陷入了新的束缚的现象;一是提出一种“新的写作形式,一种超越自身局限,超越原有的理想主义,不以男女性别为参照但又呈现独立风格的声音”。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超性别写作。很明显,此时的翟永明已经在从“黑夜”走向“白昼”了。 从黑夜走向白昼,不是倒退到当年那种在“男女平等”的旗号下漠视性别差异,以及性别意识被政治意识、阶级意识所遮蔽的时代,而是在充分意识到性别差异,充分尊重女性的性别特征与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女性社会定位与社会属性的重新思考,是对女性意识的一种深化与升华。 实际上,女性不是仅仅拥有黑夜的,她们同样拥有白昼,她们要在白天生活、恋爱、思考、写作……仅仅在黑夜中出现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女人,仅仅表现黑夜的诗篇也是不完整的诗篇。因而从黑夜走向白昼不仅是翟永明等女性主义诗人在走的道路,同时也是女性诗歌的自然发展趋势。 走向白昼的女性诗歌仍然是女人味十足的,只不过不再过分张扬“黑夜意识”,淡化了性别对抗色彩,而是侧重表现当下社会中女人的生存状态——她们的感情,她们的愿望,她们的生命体验。比起20世纪80年代的充满亢奋的宣言和强烈的抗争色彩的作品,21世纪的女性诗歌整体色调较为明亮,在对女性世界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不断地予以探索的同时,还渗透了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