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05)6—0075—03 台湾南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与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主办的“2005海峡两岸华文文学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9日、20日在台湾桃园县中坜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与马来西亚的15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大陆学者为海峡彼岸带去了近年来文学研究的学术信息。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杂志”里的四十年代》以《文艺春秋》和《文艺复兴》为对象,通过杂志广告、编辑策划、翻译中的“国际主义”、文学创作的“多样喧哗”及“文艺时论”栏目的分析,揭示了40年代后半期复杂的文化语境和文学生态的多元性及其发展的多样可能性。西南大学李怡《传统:中国新诗问题的一个关键词》,分析了新诗发展史上“传统”信仰与背离“传统”趋势的矛盾,指出古典传统并不等于保守,新诗“反传统”也并非臣服于西方文化霸权的自我失语。事实上,新诗从情感、趣味到语言形态等都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深刻的联系,而且创造性地形成了新诗自身的传统,从而丰富了中国诗歌传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中良《翻译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五四时期为例》,指出新文学前驱者对翻译文学价值的认识趋于全面,翻译的选择既切合新文化运动的时代需求,又对新文学有所增益,文学翻译是众多流派的共同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产生了积极的思想启蒙效应,而且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和艺术天地,促成了白话文学语体的成熟,培养了作家,也哺育了读者,在诸多层面上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建构乃至现代历史进程。江苏省吴歌学会马汉民的专题报告《大陆当代叙事诗的走向》,既涉及少数民族叙事诗的整理,也介绍汉族地区30多首民间叙事长诗的发现,打破了文学史上汉族无长篇叙事诗的成见。上海鲁迅中学张韩钧《鲁迅在上海的最后史迹》介绍了鲁迅晚年的重要活动及其深远影响。 台湾学者的论文涉猎到多种形态的台湾文学。实践大学陈碧月《从“酷儿理论”看陈雪〈蝴蝶〉的多元情欲描写》,分析90年代台湾“酷儿(同性恋代称)小说”在情调、手法及其内涵的情欲多样性诸方面对此前“同志小说”的超越之处,指出“酷儿”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生命体验,折射出复杂的时代气息。20世纪50—60年代,台湾曾经流行政治剧,后来的文学史叙述以其缺少艺术价值而一笔带过。南台科大王淳美通过几个剧本的个案分析,注意到政治色彩掩映下的通俗剧与佳构剧的结构,以及后期现代主义戏剧观对政治色彩的消解,她认为公式化、概念化的八股式作品虽然引不起人们的共鸣,最后沦为“罚你看话剧”之讥,但也折射出特定时代的历史氛围。南亚技术学院周佩芳《你可以再靠近一点:〈联合〉、〈中时〉及〈自由〉第二副刊风格探讨》,分析台湾“解严”后几家大报新辟的“第二副刊”接近大众趣味的风格及其得失。中原大学李宜涯《杨小云小说析论》,分析80年代流行的杨小云通俗爱情小说所表达的爱情观、女性观与历史感。花莲教育大学刘秀美《台湾原住民女作家作品试论》,在高度评价20世纪末令人炫目的台湾女性书写盛况的前提下,对原住民女作家给予特别的关注。她指出,在原住民女作家的创作中,表现出部落传统女性的生命印记与族群经验,蕴涵着可以照亮现代文明盲点的原住民文化传统。南亚技术学院洪珊慧《论东方白从〈浪淘沙〉到〈雅语雅文〉的台文书写》,肯定了东方白台语书写的努力及其成绩,同时也指出在东方白笔下,汉字仍然作为台湾文化的生命之根而存在。 台湾地区与马来西亚的学者对大陆文学十分关注,直接论述大陆文学的论文中有4篇。中国文化大学严纪华《来自“自己的房间”的声音——论苏青〈结婚十年正续〉》,从作品中的女性经验、女性问题,解读其试图建构的女性面貌,藉以审视沦陷时期女性题材私人化叙事模式的书写,观察其如何在战争与殖民的喧嚣迷雾里清醒表达的女性主体的文化思考。政治大学张堂锜《寻找施济美——钩沉现代文学史上的“东吴女作家群”》,从施济美的创作切入,提出“东吴女作家群”的概念,对其来龙去脉、流派特征及其文学史意义予以梳理、分析与评价。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林春美《幻想与乌托邦:施蛰存的心理小说/小说心理》,综合运用弗洛伊德与马尔库塞的理论,把作品中生命意志对道德意志的反抗与作家以艺术个性对社会要求的反抗联系起来,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同调关系。台北大学陈大为《裂变与断代思维——大陆当代诗史的版图焦虑》,在梳理与分析了近三十年来大陆诗坛论争与“裂变”之后,指出反复上演世代之间的诗学裂变,以及过度频繁的文学史版图争夺战,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历史习性,但对现代汉语诗学的理论建设,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全盘否定或抹杀前驱诗人的世代交替,真正受到伤害的,恐怕是那个永远没有机会稳定地、完整地成长的现代汉诗。”从论文与评论中,可以看出台湾学者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关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谈及大陆作家作品,给人以如数家珍之感。即使是研究台湾文学时,也每每把大陆文学作为重要的参照系,如中国文化大学郑颖《由“多重渡引”论李渝小说中的现代性与历史书写——从《温州街的故事》到〈贤明时代〉》,就把李渝小说与鲁迅的《故事新编》、《在酒楼上》、沈从文的《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等联系起来思考。至于大陆学者的著述与译著,台湾学者的论文中更是多有征引,充分体现出对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内在体认。 海外华文文学在这次研讨会上也得到关注。铭传大学林雯卿《高行健小说笔下的女性——从爱到性》,审视的目光贯穿高行健从80年代到定居海外后的创作。元智大学钟怡雯《论砂华自然写作的在地视野与美学建构》,以马来西亚东部砂拉越洲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族群构成与多元文化为背景,论述砂华“自然写作”的在地体验、雨林重构与环保文学。南亚技术学院陈佳穗《浅论新马华文作品之地方色彩与主体意识》,注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受到中国五四文艺思潮的影响,与中国文学始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分析了战后新马华文作品彰显出来的地方色彩与主体意识,认为后者正是记录华文文学多元属性的最佳代表。马华文学评论家张光达《论陈大为的南洋史诗与叙事策略》,以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参照晚近文化理论与后殖民弱势族群论述,揭示陈大为南洋史诗中历史建构、解构、虚构、重构的多重交叠之间生成的话语形态和精神现实。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许文荣《文学杂交:中国性、本土性、现代性的三角关系——论现代马华小说的文体形式》,认为中国性、本土性和现代性的三角关系作为结构小说文本杂交体式的核心,形成了马华小说多维度观察、描绘、理解和评价世界的独特方式,杂交体式与马华个体/族群在话语形式、心理情状和文化结构诸方面存在着内在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