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创建以来,已经有三、四代学人奋斗不息,推动着它的发展。王瑶等作为学科开创者是第一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的为学科第二代学人。这一代的特点,正如许志英先生评论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时用的标题——“继往开来”。当他们成长的时候,正当共和国初建,国家蒸蒸日上,他们绝对没有想到后来发生的巨变。当他们能够“睁开眼睛看世界”时,已经是人到中年了。这时他们要改造甚至否定原先的思路,从头学习,谈何容易,其中可能还包含着痛苦的思想斗争。但这痛苦,可能就是机遇。在第二代学人中有的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创造自己的新成绩,享受跟随时代前进的快乐。我现在评述的黄修己,应该是这后一种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黄修己(1935—)曾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名誉理事。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留校教中国现代文学。只因应主讲教授的要求讲了一堂赵树理,成就了他的处女作《赵树理的小说》,该书于1964年出版。从此他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崭露头角。但他取得突出的成就,是在“文革”结束后。黄修己撰写多篇引起很大反响的“重评”和“翻案”文章,其中《鲁迅的“并存”论最正确》、《在论争中结束和没有结束的论争》等在现代文学研究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中起过较大作用,也是他的成名之作。此后,黄修己不断推出现代文学方面高水平的论著。迄今他在海内外出版著作20余种,发表论文100多篇, 曾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最能体现其治学特色,成就最为突出的是他的作家传论、文学史、学术史诸方面的研究。从赵树理研究到文学史编纂,再进而学科史研究,显示了文学史家黄修己抓住机遇、迎难拓进的学术历程。他在这些领域所贡献的,不仅是学术创新的成果,并且是具有方法论启示意义的研究范型。 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黄修己致力于赵树理研究,连续出版了《赵树理评传》、《赵树理研究》、《不平坦的路》三部专著。这些论著特色鲜明,广受赞誉,代表了当时赵树理研究和作家研究的新水平。 《赵树理评传》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赵树理的评传,知人论世,既怀激情,又能客观冷静,可谓别开生面。1980年代为作家写传或评传形成热潮,是在“文革”后重新为作家树碑立传的需要。赵树理同样面临重新认识和评价的问题。一些人高扬赵树理的成就和贡献,似乎要重树“赵树理方向”。而改革开放后,“洋”东西走红,赵树理被另一些人视为“老土”,遭到轻视和贬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就鄙夷赵树理的作品“几乎找不出任何优点来”。稍后的“重写文学史”,对赵树理的创作进行激烈批判。在这种背景下,黄修己不为时潮左右,用独立、求实的态度作全面、客观的研究。《评传》打破历来对传主只言其善、讳谈不足的惯例,既充分肯定赵的成就和贡献,又评析了他在生活、思想和创作上的局限。对一些优秀作品,《评传》也直言美中不足。《评传》最后特辟“金无足赤”一节,总结赵树理的局限。 坚持学术独立的精神,善于提出新见解,重视实证的方法,是黄修己的赵树理研究的特色。过去对《邪不压正》和《三里湾》评价不高,黄修己突破旧说,认为应充分认识和评价赵树理作品的反封建意义。《邪不压正》最大的价值在于揭示了农民在取得革命胜利,手中有权后就以权谋私的现实。它的“意义远超出题材范围,它向我们提出了革命高潮和胜利时期,革命队伍大发展时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提出从思想上批判封建主义,普及民主思想的迫切性;提出启发农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教育农民的严肃意义”。他又认为《三里湾》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表现两条道路斗争,而在于描写农民的家庭日常生活,寄托赵树理改造和拆解旧式封建大家庭的理想。《评传》还将《李有才板话》中的陈小元、《邪不压正》中的小昌、《三里湾》中的范登高等联系起来,深刻地指出赵树理很早就关注革命胜利后,出现“翻得高”阶层(既得利益阶层)这一严峻现实问题。《评传》知人论世,由人及文,多方比较,考史解经,穷学究理,对赵树理创作的理论归纳和透视非常深刻、精辟。许多论断历久弥新,至今仍有思想的启发性。《赵树理研究》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通过传记批评、发生学批评、审美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整体批评、比较批评等,多角度地剖析同一作家,开拓赵树理研究新境界。《不平坦的路》是赵树理研究的唯一的学术史,也是较早出现的作家研究史。《赵树理研究资料》收集到20多种外国语言的赵的作品译本和很多国外的评论,在那一套作家研究资料丛书中独树一帜。 黄修己的精辟评论是建立在精审的实证基础之上的。有理论气势,立论严谨,是黄修己治学的长处,但他遵循的是“论从史出”的方法。有两点格外突出,一是注意历史情境的呈现,二是作实地调查。他首先做大量的史料钩沉工作,“采铜于山,自铸新钱”,尤其注意查找历史情境和背景资料。譬如,他留意太行山区各种旧报上,关于孟祥英家乡峧口的报道,因为严重缺水,人们很少洗脸。孟祥英要引导妇女走向现代文明,就得从教妇女洗脸、刷牙、讲究卫生开始。从而知道《孟祥英翻身》所写主人公事迹,并不平淡简单。身临其境的学术考察,是有效的实证方法之一。学术采访和实地考察,可获得真切的亲身感受。感性的东西多了,理性的认识才可能更深刻。黄修己从北京出发,到晋东南赵树理的故乡沁水,又到过太原、阳城、晋城、长治、平顺等地,凡是赵树理足迹所至之处,他都“跟踪”调查。亲临赵出生的尉迟村,去过他欲跳水自尽的“海子边”,采访过他的同学亲人,调查过有关档案和作品原型,吃过赵爱吃的“和子饭”,感受良多,收获颇丰。这样,对作家的人生,认识更深入了;对作家的创作,理解更透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