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的世界里,人类依靠物质而生存,使用物质手段改造环境,以此观察文学,文学便表现为因某种社会需要而产生、依靠特定物质手段而传播的事物。文学的内容往往反映了人们的社会需求,而文学的形式则是关于传播的各种物质因素的凝结。小说,尤其以文本的形式, 能够在大众中传播、被大众所接受,特别依赖物质条件的成熟和传播环境的形成。 提及明代小说,或称其“通俗小说”、或称其“市民文学”、或称其“大众文学”,种种称谓意味着明代小说确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考虑到小说文本传播的实现需要更高的物质成本,研究者多将小说的这种“通俗化”繁荣局面归功于小说的口头说唱传播和戏曲改编传播;而对于明代通俗小说的文本传播,是否达到大众化程度表示怀疑。[1] 通俗小说以印本大量行世始于明代。[2] 明代通俗小说是商业印刷文化的产物,具有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双重品格。[3] 明代形成市场调节下的“消费产业”,小说是消费文化的产物。明代小说的文本传播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大众化”?对于小说来讲,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考察应该从作品的创作一直追逐到读者阅读后的反响,其中包括作品到达读者手中的方法与途径”;[4] 但是由于“公众”在任何时代实质上都是一个“能指”明确而“所指”含糊的概念,更由于除了文本,难以得到其他可以分析古代公众阅读小说的真凭实据,因此对于明代小说的所谓“大众化”问题,总是难得其真。本论文的出发点之一,即是试图借助对明代传播媒介的分析,讨论通俗小说文本传播与接受的最大可能性。 根据明代刻书技术的发展水平初步考察明代通俗小说的传播阶段,大致可以看出商业传播媒介在小说大众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5] 明代前期(洪武—成化),是小说传播沉寂期。明初统治者并未对通俗小说予以直接严厉的打击,皇帝甚至对小说极为迷恋,如正德皇帝朱厚照(1506—1521)南幸时,曾令太监深夜出宫,以五十金重价购回《金统残唐记》小说,以供“御览”。[6] 文人学士也时有染指小说,如成化进士林瀚在弘治、正德间(1488~1521)修订《隋唐志传通俗演义》,正德进士杨慎为之批点、作序。 印刷业的落后是小说传播未广的最大障碍。这一方面表现在,在明初官府和传统的刻书之地(福建建阳地区),书籍刊刻仍集中在儒学著作,“国初书版,惟国子监有之,外郡县疑未有,观宋潜溪《送东阳马生序》可知矣。宣德、正统间,书籍印版尚未广。”宣德四年(1429)衍圣公孔彦缙不远千里到建阳购置图书。另外,技术落后,抄写是书籍流传的主要方式。洪武十五年(1382)从福建、湖广、江西、浙江、直隶招1910个书工,专事抄写。元末明初华亭人孙道明抄书数千卷;宋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江西人刘菘,“家贫力学,寒无炉火,手皲裂,而抄录不辍。昆山人叶盛,“服官数十年,未尝一日辍书,虽持节边檄,必携抄胥自随。”[7] 元末明初问世的章回小说《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按照当时的印刷技术和出版状况,似乎还不大可能出版和广泛传播。此时最大的官方印刷机构——司礼监经厂的规模:刻字匠150人,表背匠320人,印刷匠58人,共计500余人。按每人每天200余字,一年至多可一千多万字。[8] 洪武七年(1374)刊刻《宋学士文集》,12万余字,十个工匠五十二天才完成,平均每个工匠每天可刻两百余字,则《三国志平话》8万字,需要花一个月,《三国演义》70万字需要十个月。 因此,官府和民间抄录和刊刻的小说数量很少。当时主要的小说传播方式,是城市勾栏或乡村民间的说书,至于文本形式,则是抄本、缩略本或说书提纲本,以书坊刻本为主的小说文本形式显得粗糙、幼稚。正德四年(1509)建阳清江书堂刊行《剪灯新话》四卷和《剪灯余话大全》四卷。永乐年间(1403~1424)编纂的《永乐大典》中抄录有26卷元明之际的“平话”。成化七年(1471),金台鲁氏刊行四种通俗韵文——四季五更驻云飞、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太平时赛赛驻云飞、新编寡妇列女诗曲。成化七年至十四年(1471~1478)北京永顺堂刊印了约13种说唱词话。 明代中期(嘉靖—万历)是小说传播繁盛期:这一时期,刻书重心从官府转入私家,刻书中心转入新的经济发达地区。谢肇淛《五杂俎》:“宋时刻本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今杭州不足称矣,金陵、新安、吴兴三地剞劂之精者,不下宋版。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余所见当今刻本,苏常为上,金陵次之,杭又次之,近湖刻、歙刻骤精,遂与苏常争价。” 书坊于正德、嘉靖年间开始出版小说,而盛于万历。拥有十名刻字匠的书坊,当时规模已不算小。嘉靖三十四年(1555)无锡顾氏奇字斋刻《类笺王右丞诗集》,书共五六百页,用工“写勘3人,雕梓24人,装潢3人”,共30人。历时五个半月。这说明,在嘉靖时期,精刊仍然是很费时的。《小说书坊录》所录225种中,有120种出于万历。而建刻66种小说中,除5种不明年代,3种是正德、嘉靖时期,3种是天启、崇祯时期,55种是万历间刻本。小说从此进入了主要以文本形式和读者阅读为主的传播时代。民间流传和收藏小说更为普遍,成化时“故事书,坊印本行世颇多, 而善本甚鲜。”“今书坊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南人喜谈如汉小王蔡伯喈杨六使,北人喜谈如继母大贤等事甚多。农工商贩抄写绘画,家蓄而有之。痴呆文妇,尤所酷好。”[9] 显然,至明代中后期,由于商业经济的繁荣,一个雏形的大众传播社会已基本形成。 一、商业印刷媒介与明代小说的大众化出版 小说大众化接受的物质基础是小说印本的规模化出版,而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表现物的小说,其规模化出版只能有赖于印刷媒介的商业化操作;利润是小说商业出版的决定因素,至明代中后期,小说获得商业利润的物质支持是商业印刷业发达后印刷成本的降低。 (一)商业资本介入民间书坊与小说的规模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