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29(2006)04-0113-05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1999年到2005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198所本科院校[1],占全国701所本科院校的28.25%。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处在省会城市之外的中等城市,常常是地级市内唯一的本科高校。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学校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是,办学层次的提高并不等于办学水平的自然提升。如何根据内外部条件,妥善定位,办出特色,实现“内涵升本”,是摆在这些学校面前一个现实而突出的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基础分析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经验、办学资源、学校声誉等方面与老牌的本科院校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它又不是原有高职高专的简单拓展和放大,而是具有自身的特点,表现为: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来源多样,以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为主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来源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这类院校通常是由高职、高专、师专、教育学院等各种教育机构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如九江学院由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九江教育学院组成。具体而言,又可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升格而成的,常常在校名中冠以“工学院”或“工程学院”的字眼,如常州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一类是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高职高专升本的院校,直接以所在城市命名,如嘉兴学院、铜陵学院等。二是由师范专科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此类院校大多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教育学院合并后再升格的。升本之后,有些学校在校名中保留“师范”两字,如乐山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有些则以地市取名,如哈尔滨学院、惠州学院等。这些学校仍以从事教师教育为主,辅以培养其他专业人才,或是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共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大约70%是由原来的师专或承担着师资培养任务的学校与其他学校合并升格而来的。[2] 三是由成人高校向普通高校转制而形成的院校,如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此类院校基本形成了普高、成高和高职三类教育并举的格局,并努力朝普高方向发展。总之,新建本科院校来源复杂,互不相同。 (二)办学理念模糊,认识不足 时下有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尚不清晰,要么好高骛远,要“创建全国一流”,或“名牌大学”等,要么妄自菲薄或放任自流,对于如何办好本科,办什么样的本科缺乏理性的思考,对学校的发展方向不能准确地把握。例如,在教育教学观念上,由于长期处于专科层次,专科教育的思维定势以及学校受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信息沟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坚守某块内容,思想僵化,缺乏与时俱进和顺应市场变化的教学理念。在管理思想上,由于受地级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学校成了政府的工作部门,教育自身的特性往往不自觉地被忽视,官本位的现象严重。尤其是不少院校还沿用专科教育的管理思想,习惯于用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显然不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层次提高、规模扩大更需要专家治教和民主管理的要求。 (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层次以本为主,专业设置专科居多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还处于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的过渡时期。由于升本有先有后,虽多数院校的在校生数、专业设置等均处于本、专并存的状态,但院校之间差别较大。以广东省为例。一般而言,升本首年本科专业设置不得超过6个,招生人数500~600人,以后每年可以增加3~4个本科专业,四年后本科专业大致稳定在20个左右,本科生因此而不断增加,专科生逐年减少,到第四年专科生通常仅剩数百人。从全国的现状来看,多数院校本科生已超过专科生,一般比例已超过1∶1。升本历史较长的院校,几乎都是本科生,如唐山师范学院、哈尔滨学院、惠州学院等于2000年升本,到2005年本、专科生的比例分别为6.8∶1;10∶1;5.4∶1等[3]。升本时间较短的院校虽仍以专科生为主,如沈阳工程学院本、专科生分别为3791人和6093人,比例为0.62∶1等,但这些院校占新建本科院校总数的比例很小。 相对于在校本、专科生数的变化,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远远滞后。从总体上看,多数学校仍以专科专业为主,在表1所随机列出的20所新建本科院校中,14所院校的专科专业多于本科专业,占总数的70%。当然,本科办学时间的长短对专业的升级改造有着直接的影响。2002年以前升本的院校,大多本科专业数为专科专业数的1~2倍。2002年之后升本的院校,专业建设实质还停留在专科。事实上,办学层次的提升,只需4~5年的时间就能完成,而专业的升级改造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尤其是原有的专科专业基本按照行业和岗位的需要而设的,实用性强,覆盖面窄,传统大学的本科专业又是按学科划分的,具有较强的学术倾向性,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要通过专业建设,真正升为职业性或口径较宽的应用性本科专业尚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