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06)04-0037-05 一、国家战略、计划经济与中国的大学 今日大学改革,必须看到今日大学是怎么形成的,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1949年以来,我国的大学进行了全盘性的改造和重建。“学习苏联的努力在高等教育领域最明显……国有化是第一位的。到了1952年末,大多数外国教职和行政人员离开中国,所以私人控制的学校被取消。这样为整个高等教育制度沿苏联路线调整铺平了道路。”[1]更加专业化的分工、更少的文科人才和更多的现代式理工专家、入学和毕业生使用的计划控制、教师的行政等级控制和激励成为新秩序的教育目标和实施方式。1949-1953年“院系调整”就是在国家“赶超战略”主导下的大学的重新设立、合并和重组。从长期战争中诞生的新中国政府往往容易倾向于采用战争经验治理公共事务;此外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形态的历史延续性也必然体现为政治形态、治理模式上的历史联结性,这种历史联结在遭遇现代性浪潮时又以某种现代表象出现——建构理性主导下的秩序重建;领导人的意识形态偏好等以上几种长期因素汇集到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表达为看似必然的苏联式赶超战略选择,以及为了实施这种战略考虑的计划经济体制。大学是实施国家赶超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服从国家计划,同时政府也按照组织一切“国家单位”的方式组织大学。在这样一个建构理性和国家赶超战略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什么激励那些加入到取消了利润激励的分工体系中的人们呢? 二、国家租金激励 当一个国家全部资源都被界定为国家所有的时候,也就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比较彻底的“公共域”[2]。在私有产权世界里,由于产权不可能完全清楚界定而出现公共域以及私人实际上拥有对公共资源的权利——“福利攫取”。“福利攫取”在一个彻底的公共域里全面放大和制度化。当市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利润激励及其传导激励因为市场被取消而消失后,是什么取代利润激励来激励不能取消的分工合作中要素的呢?经济学家周其仁的研究表明,是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制度安排——“国家租金激励”在实际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国家租金本质上都是一种国家作为暴力潜能组织所得到的合作剩余。“利润是在分权的、自发的市场合约过程中形成的,国家租金则是行政权力集中经济资源、集中经济决策的结果”。[3] 在计划制度下,作为资源稀缺度量尺度的价格被取消或者被人为干预而扭曲,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的一个令人惊奇的副产品是建立“仿佛理性”行为与收益正相关的收入分配——这个机制及其它的副产品因为计划制度的全面实现而不再发会作用。但是任何合作秩序都必须组织合作、分配报酬、分享剩余。在中国大学里,国家租金激励具体体现为行政等级制度和物质刺激的劳动报酬制度。 这种制度安排的一个传导性结果就是官本位在大学里盛行,以及由此带来的其他一些不可避免的消极后果。大学校长和书记做得好,可能被提拔去做厅长、市长、部长,这就是行政等级激励;在行政等级序列里级别越高,在位的物质刺激越大。高层领导的激励模式进一步被层层模仿到大学的每一个科层。今日大学,官本位和官僚崇拜愈演愈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崇官阶,惟官是重。因人设事,因事设位。行政等级制度泛滥,教学和科研也按照行政等级设置,无等级不显示其地位、其重要性。二是趋炎附势,惟官是奉。官员拿学位,官员当导师,学权交易。三是俯首听命,惟官是从,凡事无论大小围绕主管部门和领导请示汇报。四是行政至上,惟官是大,行政服务部门领导学术部门,颠倒生产和服务的关系。[4] 对行政等级追逐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对权力的依附性服从,对权力依附性服从的泛滥就是依附性媚俗。几乎所有的人最后都愿意或被迫卷入到这种媚俗中。服从的等级序列中没有人能够免俗。在传统大学治理结构尚未改革的情况下,市场化改革开始了,大学治理中的国家租金激励机制穿上新的外衣。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在传统激励制度安排外造就一个利润激励制度,造就一个不断扩张的产品/服务市场和要素市场。传统的激励制度安排影响了几代人的心智模式,它不会立刻被新的激励制度取代。我们相信市场化最终将导致权力的“祛魅”,但是在交替阶段,传统的依附性媚俗与市场催生出来的丰富产品/服务相结合,这种媚俗还会进一步加剧。其表现五花八门:学权交易,大学公共理性沦丧;学术造假,学术评审不公正和学术近亲繁殖;打击异己,网罗亲信,五大郎开店;惟职称是瞻,职称到手之日也是学术研究终结之时;学霸一方,官气十足,容不得批评。此外在一个短缺社会中存在的依附性媚俗面临新的丰裕社会时,还会表现一种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之风。[5] 基于国家租金激励的一套大学治理安排能否很好地实现大学的功能?面对激烈的民族国家竞争,面对我国加入WTO后所面对的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全球竞争,能以这样一套大学制度迎接挑战吗?现实向我们提出紧迫的改革要求。需要以大学的逻辑治理大学。那么,什么是大学的逻辑?根据大学自身的逻辑我们得出什么样的大学治理安排? 三、大学的功能、组织治理特征及其制度困境 从经济学角度看,大学是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分工部门,它的有效运转是整个经济系统良好运行和实现持续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最近不断增长的经济增长理论文献揭示了这一点。[6]人类社会采用分工来生产产品和服务的一个代价就是参与分工的人需要在一生中拿出很大一部分时间专门学习专业知识。大学就是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分工组织,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成本”,然而得自分工合作的收益又直接取决于大学功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