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6)04-0149-11 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其生成和发展机制已成为众多学术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数据资料的客观限制,从实证角度对该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依然为数甚少。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这样的外部环境制约下,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并非呈现一个均衡的状态,而是受到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现有教育规模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凸显出明显的地域“个性”。为了从深层把握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本研究试图把区域个性纳入研究视角,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从中提炼和抽取民办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模式。 基于以上的研究目的,本文将首先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从中汲取观点,并结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构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区域发展模式展开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思考。 一、文献综述和分析框架的构建 迄今为止,对于高等教育的数量规模的扩大究竟取决于什么外部因素这一经典课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大量的解答与说明。因为篇幅有限,在这里就不再作逐一说明。但若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核心因素:第一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政策取向;第二是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以及个人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能力,即所谓的社会经济性牵引性因素(pull factor);第三则是个人的升学需求,即推动性因素(push factor)。而对于促进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因,詹姆斯(E.James)提出了过度需求(excess demand)和差异需求(differentiated demand)两个发展模型。[1]前者是指在公办教育的数量供给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升学需求的情况下出现的私立教育的成长;而后者则是由于公办教育的教育方式或内容无法满足一部分社会群体的特殊需求而导致的私立教育的成长。詹姆斯强调正是前者促进了日本高等教育中私立部门的扩大。与此类似,利维(D.Levy)在对拉美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罗杰·盖格(R.Geiger)在对一些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时,都强调了该因素的重要性。[2,3]在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可称为过度需求型,而发达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则主要表现为差异需求型。 然而,以上所述的理论框架是否适用于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象的说明和解释?是否需要根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特色,对该框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改? 作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直接或间接地围绕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4~7]这些研究指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20世纪80年代之后政府对社会力量办学形式采取了积极鼓励的政策、经济体制改革后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人才需求的高涨以及民众对高等教育需求大大超越了现有公办高等教育的规模等影响要素密切相关。其中阎凤桥利用目前掌握的数据资源,对我国各省各级民办教育规模在同级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8]研究发现民办教育在教育系统中所占的比例与人均GDP有着显著的因果关系。概括地说,大量的相关研究分别从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过度需求的产生这三个角度阐述了民办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与传统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框架持相同观点。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探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时,必须沿用传统的发展理论框架。其原因在于这里忽略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民办院校的办学者是曾就职于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或管理人员;在创业初期,民办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公办院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来自于公办院校的兼职教师成为构成当前众多民办院校的师资力量的核心要素。由此可见,对公办高等教育资源的依赖性与共享性已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构建如下的分析框架(见图1),即影响和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可以基本划分为:(1)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取向;(2)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3)可依附的公办高等教育资源;(4)由于公立部门供给规模有限所产生的过度需求。本研究的第一个课题是利用现阶段可掌握的客观数据,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综合地考察上述因素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图1 民办高等教育与四要因间的关系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上述研究框架的重要前提是各地区民办高等教育基本处于同质性发展状态,也就是说,把中国整体作为一个单一的模型来进行考察。显而易见,这样的前提设计忽略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区域个性的存在。基于目前我国地区间社会、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在对民办教育管理工作中,中央政府的影响逐渐淡化,而地方政府的权限趋于强化,即地方分权倾向逐渐明显化等现状,可以作出这样一个理论性假设: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地域为基本单位,它的发展与该地域的社会经济与教育等各因素紧密联系,呈现出地域间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如果我们在研究中忽略这一点,则无法客观而准确地勾画和描述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