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6)06-0001-07 我国大学校长开始重视战略管理,特别是在战略规划的制定中,注重对学校定位、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关键问题的探讨,这是十分可喜的。但在战略管理中,仍然有一些问题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主体,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的核心战略,经费的筹措应该处于战略管理的突出地位,战略规划应该是多样化的,学校战略规划要体现校长的信仰、理念,但不是校长个人的愿景等等。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些认识,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一、大学校长要高度重视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肯定了校长的法律地位。“作为领导一所大学的最高行政领导和学术核心组织者,校长对大学的宏观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成为战略家。大学校长应当具备战略家的眼光和气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调整中,放在抓大事、干大事、成大事方面;能够把握机遇、乘势发展,善于‘假于物’,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和条件发展大学;同时,更要审时度势、谋划全局,具有战略家的能力、意识,能抓住大学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利用恰当时机积极推进改革和创新,使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按照规划的目标稳步前进。”[1] 因此,大学校长要高度重视战略。 1.世界上所有最好的大学和学院都是因为有了有力的战略领导 成都武侯祠的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说明了审时度势,从战略上思考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制定战略就是要把自己的智慧、远见和意志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由外力所掌握,或陷于无序的状态,从而使本部门、本单位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战略对于大学,有特殊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大学的主要特征是围绕知识运行,大学的主要“产品”是学生,这种产品自己参与生产自己的过程,产品的质量检验具有滞后性,大学的发展要着眼于未来;大学组织结构的特征是学科与行政单位相结合的矩阵式结构,关联松散,需要从全局、整体上加以把握;大学与环境的联系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部的,大学的发展需要对社会环境进行深刻的洞察、透析。 具体而言,战略对于大学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在:(1)大学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有明确指向的目标性运动,目标的选择要有战略眼光;(2)大学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战略可以帮助我们理顺各方面力量的关系,促使目标有可能变成现实,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地跃进;(3)在大学发展过程中,战略可以起导向作用,解决发展沿什么方向进行,重视什么和舍弃什么,如何进行价值选择等问题。 世界发达国家一些顶尖大学的发展,都是因为有了有力的战略领导。例如斯坦福大学,史德龄(Sterling)在1949—1968年间任校长,任期达19年,他在其任期内提拔特曼为副校长兼教务长,两人联手,形成战略领导团队的核心。他们提出了两条重要的战略构想:一是在关系国家安全等重要的学科领域(如航空等)占据领导地位,发展“学术尖塔”,扩大斯坦福的影响;二是发挥大学中的科学家和工程专家对工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构造“大学—政府—企业三赢关系”,并通过获得政府—军方赞助集中发展能给斯坦福带来全国声誉的学科及领域,进而吸引企业与大学形成联盟。这些战略构想提升了斯坦福的学术水平,使之成为美国顶尖的大学之一,校长史德龄也因此被誉为斯坦福快速发展的建筑师。 2.我国部分大学校长已经自觉地运用战略指导学校发展,并取得了成效 我国近代大学建立以来,大学校长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从战略上思考大学的发展,因而出现了一些办得生气勃勃的大学。但由于我们对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办大学,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也难以产生战略构想,因而多数大学校长没有从战略上考虑学校的发展,即使有一些战略性的举措,也大多属于不自觉的,无意识的。 近10年来,我国高校开始重视战略。特别是周济部长提出认真思考两个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精心制定三个规划(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以来,各个学校都从战略上开始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面临环境的变化,确定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部分大学校长已经自觉地运用战略来指导学校的发展。 例如,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教授,领导全校制定学校战略规划。他提出,大学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是战略目标,大学战略目标要能反映学校自身的特色。在客观分析南京大学的优势、劣势之后,他认为:“提出在短期内把南京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我们最后确定了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是先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然后经过若干年努力,力争建成以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为重要标志的世界一流大学。”[2] 围绕上述发展战略目标,南京大学提出了“注重质量,提高内涵”的指导思想,进而提出以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战略重点,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例如,为发展新兴学科、现代学科、应用学科,提出建设“学科特区”的创新举措,并建立了5个学科特区;注重从国外一流大学引进优秀学术团队,重视中青年学术骨干和优秀学科梯队的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等。以上战略规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南京大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