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6)05—0059—03 一、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的特点 (一)国家统一考试概述 前苏联实行的是大学自主招生制度,即高校自行命题、自行组织考试、自行筹建招生委员会、划定录取分数线、自行录取的政策,考试形式为口试,实行五分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起初沿袭了前苏联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但是,在2001年,俄政府着手对大学入学考试进行改革,实行新的考试制度——国家统一考试,按照计划,2005年全国普及。首次国家统一考试只有5个联邦主体高校参加, 属于试点运行,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的人数仅占当年毕业生总量的2%。以后几年的情况为:2002年——16—23%;2003年——47—54.2%;2004年——64—68.3%;2005年——78—83.3%。[1] 尽管俄政府计划在2005年全俄实行国家统一考试,但事实上却不尽然,还有11个联邦主体没有参加。 国家统一考试由国家组织人员统一命题,在指定地点、规定的时间同时进行;考试以笔试为主,实行百分制;考试科目有数学、文学、俄语、生物、地理、化学、社会学、俄罗斯历史、物理、外语,考生根据所报考的专业,选择相应的科目。[2] (二)国家统一考试的特点 1.将中学原来的毕业会考和大学入学考试合而为一,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2.考题难度、区分度比例更加科学,基本上可以满足各级各类高校不同的选材标准和考生的各自需求。每科试卷均由A、B、C三大类型题组成, 在题量和难度上呈三基“金字塔”型。A类(四选一)位于底基,题量最多,难度最小; 往上一层是B类(用一个词或一个数字简短、自由地回答问题),难度居中;C类在塔尖(运用文字论证及数学推理,较详细、自由地回答问题,通常只设一道题),难度最大。A、B两类属“测验式”的试题。如果考生只想把成绩作为中学毕业成绩,通常只需做完A类即可;C类为“问答式”的试题,平均分值比A类高3倍,考生只有将A、B、C全都做完,才有可能考入重点大学、好的专业或热门专业。[3] 3.实行实名制国家财政券制度。俄罗斯高等教育以往一直是免费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现在,国家在逐渐增加教育投资的同时,取消了免费教育,建立了培养经费个人分担机制,实行有偿教育。同时,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实行了实名制国家财政券制度,即通过购买教育券,减免学生学费。教育券的购买价格由学生的考试分数确定,将学生成绩分成五等,前两等学费全免,其余的则根据成绩的多少,相应地补交一定的数额。[4] 4.重点发展某些院校。为了集中办好若干个高水平的大学,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俄政府决定按照高等学校当年招生人数以及学生考试成绩来确定高校的财政拨款,拨款数额分四等,得高分的学生越多,学校得到的拨款额也就越多。 5.注重学校与考生信息的互通。国家统一考试保留了对外“开放日”。考试前,各高校设立为期至少1天的对外开放日, 设有专门人员接待前来参观的学生及家长,提供咨询,回答问题,介绍学校和各院系情况等。 6.国家统一考试实质上是用统一的试题去衡量各不相同的学生,用统一的标准代替各个高校的不同选材标准。这样,不仅无法照顾和满足各高校对生源的特别要求,也无法考察和发现不同考生的真实才能和发展潜质。为了使考试统一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能使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招收到优质学生,俄教育部还规定:除了国家统一考试,重点高校有权自主举办联邦各科类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前三名可免试进入相应的专业。另外,目前允许部分重点高校在参考国家统一考试成绩的同时,可自主招生。 二、国家统一考试实施的原因 1.维护考生的利益,减轻其经济负担,实现教育公平。俄罗斯幅员辽阔,89个联邦主体散布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境内各地区的经济状况复杂多样,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高等学校的地域分布往往是和经济区域相吻合的,经济发达的地区,高校分布集中,数量多,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经济落后的地区,高校数量少,教育水平也欠佳。而且即使是同一地区,高校也往往集中在中心城市,这种局面使得大批家住偏远地区、经济条件差的优秀学生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如果说高校是需求方,考生是供应方,那么,原有的招生制度已经让这种资源供求关系大大地失去了平衡。国家统一考试规定考生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这减轻了考生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也有了相对统一标准,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 2.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监督。以前,在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的政策下,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徇私舞弊、行贿、受贿、暗箱操作等种种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而且越演越烈,严重地影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自1998 年, 特别是2000年普京上台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力量的稳步上升,逐渐收回了对教育的管理权,希望通过国家统一考试铲除高考弊端,并与国际接轨,走向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 3.消除口试的弊端,取消“运气签”、“一签定终身”现象。口试虽具有笔试无法相比的某些优越性,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在口试中人为因素比较强,很容易滋生行贿、受贿、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另外,采取抽签制,时常会出现“运气签”、“一签定终身”等不公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