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就业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依附”走向“独立”、从受教育者走向生产者,从而完成社会化的重大事件。自2003年以来,“大学生找工作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剖析,但仅用人力资本和社会环境因素来解释就业难问题是不全面的,因为如果忽视“求职”所在的和可能与求职结果十分相关的社会网关系模式,就会难以解释个体因素以及社会制度性因素相同时,个体就业仍然存在的差异(鲁尔,2004)[1]。 社会网是指由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体系。就业社会支持网是社会网络的一种形式,行动者通过从网络成员那里摄取资源,而不是以个体自身拥有的资源来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渡过危机,维持日常生活正常运行,促成就业目标实现(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1999 [2];王毅杰、童星,2004 [3])。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西方社会学界研究个体就业的社会支持网时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前沿范式之一,其研究焦点是单位之间关系,它不同于个体主义范式特征,而主要从联系而非范畴的角度界定总体和样本,描述和分析资料,用对行动的结构限制而不是单位内部的内在驱力来解释行为(巴里·韦尔曼,1994)[4]。 近年来,我国社会支持网研究也比较多,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有学者探讨过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网问题(郑洁,2004)[5], 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影响。但他们对社会支持网的测量主要依赖于对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模糊了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网关系的真实构成。本调查试图克服关系预设和个体主义方法缺陷,运用规范的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结构和性质进行整体的考察。 二、研究方法和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的抽样总体是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毕业的应届本科生。该校文、理、工三科齐全,又有师范类毕业生,专业涵盖面广,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求职情况;另外,把近几年上海各大高校就业率及就业相关统计数据做比较,发现华师大的各项就业指标与其他高校相差不大。因此,可以认为该校本科生的就业情况基本上能够代表现阶段上海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根据华东师大学生就业咨询服务中心提供的统计资料,该校2005年共有2595名本科生毕业(直升研究生除外)。我们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获取样本:第一步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将34个系45个专业按文、理、工分类,文科类专业24个,理科类专业15个,工科类专业4个,三类的比例为6∶3∶1。按相同比例抽取6个专业。第二步采用系统抽样的办法,按学号排列表随机抽取六个专业调查对象,使各专业抽取的人数比例大致接近各专业学生人数的比例,并使三类受调查人数的比例与三类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比例(5∶3∶1)一致。随机抽样过程中排除了继续深造者(包括直升研究生或拟升研究生、出国留学等)。 我们采用“范德普尔具体提名法”来调查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用以下问题获得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支持网成员名单:“请问您找工作的过程中,除正式的社会支持机构外都有谁给予了您实际帮助和精神支持呢?”被调查者回答多少人姓名就记录多少,并经过两次类似“还有吗”的追问;然后详细了解所提到的前5人的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与调查对象的关系,以及向调查对象提供的社会支持类型。 本文所使用的资料基于2005年6月对华东师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66份,有效回收率为97.7%。使用SPSS12.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来分析被访者的社会网规模、趋同性、异质性及社会关系构成。 受调查学生中男性占41.6%,女性占58.4%,基本接近华东师大本科生男女生分布的比例(4∶6)。年龄分布22~23岁的学生占79.5%。20~21岁的学生占15.1%,年龄最大的为24岁,占5.4%,这一分布也基本符合200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年龄的分布情况,说明抽取的样本对总体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166个受访学生中,已签约的有84人,占50.6%;未签约但有意向单位的学生43人,占25.9%;完全无意向单位的学生39人,比例为23.5%。根据大学生就业服务咨询中心的统计标准,已签约和未签约但有意向单位的案例均被视为就业,那么有76.5%被访者算是找到了工作。 三、调查结果分析 1.网络规模与社会支持类型 社会网规模(Social network size)指的是构成一个社会网的成员数目,是测量一个人社会资源拥有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本次调查,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平均规模为3.60人。就业支持网络规模最大的为11人,但仅占总数的0.6%;14人(占总数的8.4%)没有提出任何社会支持成员。 为了搞清这一网络规模是大还是小,我们查看了以往的研究资料:2002年狄金华对武汉五所重点高校本科生调查中得到一般社会网规模为3.40人(狄金华,2002)[6];1986年天津城市居民社会网规模为6.30人(阮丹青、周路等,1990);1996年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规模为3.478人(张文宏等,1999);2002年南京流动农民的求职网平均规模为0.93人(王毅杰、童星,2004)。尽管因调查时间、地点等的差异不能够严格进行比较,但我们仍能从中发现大学生就业网规模的特点:小于一般城市居民的社会网,但高于农民的社会网规模,特别是远远超过了流动农民的就业网规模;与平常状态下大学生社会网相比,大学生就业时能得到更广泛的社会支持,运作更大规模的社会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