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8;G4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870(2006)01—0037—05 一、引言 源自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可竞争市场的研究(见Baumol et al.,1982,Preface,x-xi的文献说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企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看法。其中,对于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多产出组织的研究,迅速被应用到包括银行业、公用设施、电信业、石油业、货车运输和汽车制造业、铁路运输、航空业以及医疗服务行业和高等教育等在内的众多行业中。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鲍莫尔(Baumol)等人的多产出组织的研究还少有人关注,而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中,已有的研究通常是把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只生产单一产出(通常是在校学生)的组织处理(闵维方,1990;丁小浩,1995)。本研究的目的:(1)运用鲍莫尔等人创立的多产出组织分析框架,从范围经济的视角,实证地考察高等学校的内部效率。(2)在对已有的范围经济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将高校所在地区考虑进来,说明忽略高校所处位置对研究结果可能造成的偏差。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2部分是对范围经济概念的介绍以及范围经济与高校内部效率关系的说明;第3部分是模型,包括成本方程的选择和对多产出组织范围经济的处理技术;第4部分是数据和变量的选择以及统计回归的结果和分析;第5部分是结论和讨论。 二、范围经济和高等院校的内部效率 范围经济的概念是同所谓的联合生产(Joint Production)联系在一起的,“当生产过程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且这两种产品在技术上是相互依赖的时候,我们就称生产过程为联合生产过程。”(平新乔,2000)而范围经济是指“单个企业联合生产两种产品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其成本要比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企业生产要节省。”(Panzar,J.C.and Willig,1981) 由此可见,范围经济是同所谓的多产出组织(Multiproduct Organization)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我们谈论范围经济的时候,一定是存在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出,从事这种生产的组织被称作多产出组织。就高等教育而言,通常认为大学、学院等这类高等教育机构是提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种不同的产出。因此,大学、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是一种典型的多产出组织。我们就有必要对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进行分析和研究。 高等院校的内部效率是指“整个教育系统内部或者单个机构内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Psacharopoulos and Woodhall,1985)。简单地说,就是高等院校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是否合理、是否经济有效。所以,高等院校的内部效率是度量高等教育资源使用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常见的分析高等院校内部效率的指标主要有生均成本、生师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等。在诸多分析高校内部效率的工具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两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在改进高等教育的内部效率方面,学者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以规模经济、规模效益的研究最为突出。以闵维方、丁小浩等学者为代表的规模效益研究,将分析层面具体到院校、系、专业,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曾经为我国9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院校平均规模的扩大,规模效益可以利用的潜力和空间也将变的越来越小,寻找其它可以改善高校内部办学效率的途径就自然提上了日程。我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三、模型 本研究中,我们遵循Baumol et al.,(1982)、Cohn et al.(1989)、de Groot et al.(1991)、Nelson and Heverth(1992)、Dundar and Lewis(1995)、Koshal and Koshal(1999)以及Koshal and Koshal(2001)等人相同的研究路径,假定高等教育机构的生产符合固定成本可变的二次成本方程①:
其中,TC表示生产k种产出的总成本,a[,0]是常数项,a[,i]和b[,ij]是产出变量的系数,Q[,i]是第i种产出的量。在高等教育中,我们分别用Q[,U]、Q[,G]、Q[,R]代表本专科生产出、研究生产出和科研产出,具体的量度,将在下一节讨论。FS是教职工平均工资,CSIZE是生师比,V是随机误差项。 下面我们定义对高等教育的范围经济的技术处理。 就范围经济而言,我们遵循Dundar and Lewis(1995)、Koshal and Koshal(1999)以及Koshal and Koshal(2001)等人的划分,分别定义总体的范围经济(Global economies of scope)和特定产出的范围经济(product-specific economies of scale):